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二章 立夏与小满

新句,自然也可默认为一种灵感。

尽管马恩已经有休息的意思,但是新的发现,却又让他忍不住继续研究新的笔记。

古代文字的每一个字往往都有复数的含义,而具体在一个句子中代表的是哪一种含义,完全是经由后世之人总结而成。研究古文的人查阅经卷和记载,试图弄清楚古人每一句话的意思,并尝试将这些意思按照后世的理解重新进行阐述。他们相信自己的研究结果,但是,对一些人而言,他们的解释虽然普世而权威,但却又不能让人彻底信服。

明明一个字有那么多意思,古今的意思也不一样,而往古追溯,其遣词用句的习惯和随着年代的更替而有所不同。正如同“传递悄悄话”的游戏一样,人们总会在几个次序后,将最先想要表达的意思弄混。这样的情况也完全可以套用在现代人对古文的理解中。从这个角度来说,越是古老的文句,经由代代传承,引经据典,在一次又一次的解释中,其最终的意思已经和最早的意思有了一些关键性的差异,也是极有可能的。

思想在传递中会发生变化,理解在传递中会被扭曲。而无论现代人还是古代人,都往往热衷于在引经据典时,更倾向于符合自己论述的那部分,同时也有从自己当代的理解角度重新注释经典的习惯。

古人到底说了些什么?在普通人的眼中,这不是问题,只需要去相信经典的翻译就足够了。但是,对于少部分人而言,想要彻底理解古人所说的意思,是近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他们相信这种信息传递中所出现的偏差,要比其保持完整性的可能更大。

马恩不是那么偏激的人,但是,比起相信经典的普通人,追寻离奇之事物的他在思维上,要稍稍靠近少部分人。他并不会在第一时间怀疑经典,但是,也不会排斥新的理解。眼下他所记录下来的东西,和原先的摘抄相比,甚至要比古今之人理解古文时的差异更大。

断句的不同或许还能够理解,而缺少了几个字,则几乎可以视为新的章句了——出于极为私人的原因,马恩更在意的是这足以称之为“失误”的新句,而并非是摘抄下来的经典解释。

马恩一边思考着,一边熄灭烟头。

这个时候,他仍旧觉得错觉还在继续:灯光似乎又再度变得更加暗淡了。可是,视觉上的障碍并没有增加——

就在他这么想的时候,客厅里微弱的灯光“啪”地一下,彻底熄灭了。

已经两次感受到的那股寒意,比之前更为明显地擦过马恩的肌肤。

他不由得打了个寒颤。这绝对不是立夏的“凉意”。

支持.\^完*本*神*站*\^.把本站分享那些需要的小伙伴!找不到书请留言!

不想错过《马恩的日常》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