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点流逝,马恩抽了一根又- 根的香烟,烟头在脚边堆了一 地。他的情绪并不激烈! .但是,-个猜想紧接着一个猜想,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喜讯。
他无法阻止这些想法,哪怕他不特意去想,那灵光现的念头.也会在“旋律”中放大-能将脑海中那急隐的“旋律” 当成是这些突兀想法的罪魁祸首.也不能因此就认可这些想法,也无法阻止这种感觉的倾向性。这种感性压倒理性的感觉,让马恩觉得是一种自我的失控。过去接触过的那些诡异离奇之事物,没有一个像是“远方之音”这般,让他如此深刻地感受到种自我感性对自我理性的攻击性。每个人的感性和理性都会在定程度上产生矛盾,自我的挣扎也是每个人都会在某个阶段发生的状态,可是,马恩的感受,却不仅仅是挣扎这么简单. 硬要形容的话,更像是“自己在攻击自己”。
马恩无法确认敌人的正体,无法锁定一个具体的敌人 ,却仿佛连自己都变成了自己的敌人。并且,他已经实质被重创过好几次了。不久前,更是有一种差点就死掉的感觉。
是因为,发自内心的“旋律”,是感性的抒发和体现吗 ?
马恩在学习乐理知识的时候,音乐老师提起过,音乐本身是理性的, 是并并有条,严格遵循规律的,但理性的乐理只是工具。无论从何种科学结论去解释音乐,音乐的本质都是通过理性的方式去捕足和抒发难以捉摸的感性,其核心仍旧日在于那些看不见摸不若的.精神性层面的东
“音乐其实并不具备类似物理学科那般高度的科学性,至今为止 ,也没有多少人从那样的科学高度去定义并解释音乐。
“有人会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去看待音乐对人的影响,但从来没有一个音乐家 ,会完全地彻底地从唯物主义的角度,保持纯粹的物性视野,去看待自己的音乐,以及音乐对人的影响。
“对音乐家而言,精神或许基于物质而存在,但却往分裂地单独地看待精神。在精神层面,音乐承认理性和感性的对抗,并从矛盾中寻求美感,但音乐往往又更倾向于感性。那位音乐老师如此述说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她是一 个音乐教师 ,而不是一个科学家。
马恩不禁觉得,由“远方之音” 产生诡异现象,“旋律” 对感性的催发,由此产生的攻击性,或许也可以从类似的层面去解释。
支持(綄本神站)把本站分享那些需要的小伙伴!找不到书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