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他很难说明那到底是怎样的不同,但总体来说,无论是手感还是演奏的舒适感,乃至于他这么一个外行人的音感,都是一种十分明显的更好”的感觉。身为新晋的小说家,他又一次感到自己词穷了。
下过,虽然可以说任何方面者变得比最初刚拿起时有更好味。他意识到, 自己有一 点抗拒感, 就像是这把变得“更好”的吉他, 却不是自己希望的那样, 用矫情一 点的话来说,就是“不适合自己"马恩拨动琴弦,发出声音.已经找不到最初弹奏这把吉他时的感觉了,哪怕在最初的时候,他完全只是外行人,只是乱拨着弦音罢了。他如今所拥有的乐理知识上,让他很快就弄明白了吉他上的音阶分布与和音,只要放慢节奏,要找对音已经是很简单的事情,可是,当这把吉他发出听起来还可以的声音时.却无法让他振奋起来。
马恩平静而单调地拔着单音,尝试着将单音串成旋律,可他越弹就越是无趣无味,脑海中的旋律” 也完全没有变化。马恩尝试用吉他的弦音将脑海中的“旋律”演奏出来, 可一上手就发现,自已根本无从下手。 脑海中的“旋律”已经变得十分清晰了,可是,哪怕比照吉他发出的声音,他也无法找到构成这“旋律”的单音。马恩不得不将吉他放下来,他发现自己除了“想象”之外那些深入“旋律” 的人们, 确实是用自己的音乐来描述“旋律”, 进而展现出可怕而异常的力量来。
难道只有拥有音乐才能的人,才能够将“旋律”用自己的音乐表达出来吗?马恩不由得产生这种想法.可转念之后,他又再一-次告诉自己,“旋律” 从来不仅仅是“音乐" 。“远方之音” 在这个世界展现异常,在有记载的时间里,已经是很漫长的时光了,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也定然有人通过其它方式,去展现“旋律”的力量吧?马恩平静地将吉他放回箱子里,回到书房,将笔记本打开了。他想若,“旋律” 的表现是一种秩序性的声音排列,如果用数列来表达,而不是用乐谱来表达,那该是什么样子呢?在人类的历史上,数学和音乐的结合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直到现代科学蓬勃发展的今天,更高深的数学再一次给感性的音乐带来了挑戈。 音乐的概念是客观的,可人们对音乐的认知,往往是从主观出发的,追寻若感性之美,在定的程度上, 人们习惯将充斥理性的思考当作机械性的,而非是创意性的工作。然而,一 直都有那么一 些人,尝试用更为理智的,重复性更高的公式,从另一个角度去描绘音乐的感性,进而去除“创意” 与“灵感”的神秘性。
马恩虽然不是什么音乐鬼才,也不是什么数学天才,但是.如果无法通过自己的音乐来深入“旋律”, 那他就必须尝试别的方法。 人的任何行为与思考, 都具备- 定的节奏.任何以理性著称的工作.都会呈现出强烈的秩序性和重复性。马恩尝试通过这一点,去找到一种能够与自己脑海中的“旋律”共鸣的,秩序可重复的节奏。
如何才能做到, 马恩不清楚,他只能从这模糊的念头开始,-点点去尝试。
“亲爱的 ,你不是要学吉他吗?快出来呀.我已经准备好了。”不会,广田小姐在客厅里叫开了。马恩在工作的时候一直都很专注 ,尤其是在脸证新想法的时候,然而.广田小姐的声音就像是有魔力-样.几乎没有任何阻碍地就钻进了他的耳朵里,直达他的心里,将他从冥思苦想的自我世界里拽了出来。
当马恩猛然回过神来的时候.他陡然记不起来自己刚才还在设想的东西,以及自己尝试过的方式.哪怕他用纸笔留下过一些记录,可此时回翻,却有一 种陌生的感觉一
-种难以描述的异常汹涌而来,马恩愣住了,他看着自己写下的东西,上边的字迹好似在变得陌生,让他觉得那不是自己写下来的。
我刚才在做什么?
-和旋律有关的理论?马恩压下这种诡异的陌生感,仔细看了看里边的内容,只觉得意义凌乱,错属百出,完全没有一点实际价值,一看就觉得是空想的玩意。甚至于,里边的一些话语,就像是疯人的呓语,断断续续. 前言不搭后语,连他自己都不明白,自己究竟是怎么写出这些东西的。他猛然意识到了这种陌生感出自何处:他的字迹一直都限工整 ,表述的意义往往清晰而逻辑。可是,如今所记录下来的,和“旋律”有关的设想,明明提及了逻辑性极强的“数学”, 可那些数字、公式、阐述和表达.却是意义支离破碎,字迹歪歪曲曲。
他这时才不禁想到:自己刚才究竟是在何种状态下.写下了这些东西?
他突然觉得,之前的自己对现在的自己来说,是陌生而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