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线状的怪物在六面体牢笼破碎的一-刻就开始舒展自己的身体,就如同仙人球身上长出更多
的仙人球,它的体积在持续缩小,但它的形态变化之活跃,就好似从冬眠中苏醒,有些昏昏沉沉。就在它的动作开始加速时,佐井久之的竹笛碎片和鱼群般的符纸飞至。
丝线缠绕成鞭子,向竹笛碎片抽打,它似乎学聪明了,完全避开了有符纸的地方。围绕它飘
飞的符纸如繁星般密集,而它的丝线就在间隙中穿梭。众人入目所见,有多少间隙,就有多少丝
线,一个放射状的网格在漫天的符纸中膨胀。这些丝线还在不断挑选和改变路径,在那繁复得人
力完全无法运算的空间变化中,它似乎已经习惯,并来去自如.
佐井久之无法很具体地控制每一张符纸的运动, 即便符纸是用他的“旋律”构成的,但其运
作规律已经完全超出了人力的极限。要在细节上,微观上,精密地排列这些符纸,是一件令人望
而生畏的工作。而几乎佐井久之认识的每一个午夜回响行走者,也都只是如同操作机器的人员,
大家都不知道“旋律” 是什么,内在有何种机制去形成那些怪诞奇特的效应,大家都只是按下开
关,然后让“旋律”自己工作。
从这个角度来说,“旋律” 完全贴合人们想象中的智能化。它自行安排,自行制造,自行完
成细节.上的调整,最终得出成品以供人们使用。而它的能量来源不明,内在构造不明,运转机制
不明,本身具备现实意义,但却很难说这些现实意义的积极性比负面性更多。佐井久之所做的,
不过是按下开关,给予- -个灵感,一个愿景,-个目标,令其按照它本身所遵循的规律工作。
因此,佐井久之对“神子”会在细节上下功夫进行针对早有准备。他早说过了,这是“无用
之举”。如果这种办法能够生效,它早就能够摆脱这场困境了。毕竟,无论是佐并久之自己,还
是哈姆雷特,以及吉他手,使用的力量都来自同一个源头。
“神子”是有应变能力的,但它之前没能如此应对,只能猜测,依旧是体量和形态拖累了它
而它缩减到如今的体量,似乎终于可以做出这样精密的应对。
即便如此,“神子” 的应对在他看来,不过是又一次错误的尝试。上一 次,它如果能这么应
对,就是正确的,可这一次不是,因为就策略上,佐井久之已经完成了目标转移。而它的每一次
错误,都要消耗成本一这家伙的成本就是它的质 量和体量,如今已经只剩下一一个房间的大小了
那张巨大的网格固然可以在精细的调整中避开符纸,但从佐井久之的想法出发,这就是他希
望它会做的。之前的“仙法”对其造成的伤害,正好可以用在声东击西的策略上。这也是他从大
陆专家马恩身.上的学到的,任何策略都可以成为连环,上一次对策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力,无论
是好的还是坏的,同样都可以,并且应该作为下一-次对策的前提。
被符纸层层包围的竹笛碎片很不起眼,‘“神子” 也没有忽略过去,但它的丝线就和避开符纸
样,也避开了竹笛碎片。它击打地面,通过冲击引发的飞溅去排除这些符纸和碎片中可能隐藏
的危险。实际上,它之前变形后释放的高能炮击才是应对这一天花乱 坠的攻击势态的正确方法,
纯粹的质量和能量完全可以大范围消除佐井久之的“仙法”, 这是有实例证明的。
然而,它似乎已经无法释放那种程度的炮击了。佐井久之怀疑和它现在的形态有关,哈姆的
牢笼一直在逼迫它不断改变形态以尝试解脱,而当它发现无法解脱时,形态已经收束成一-团毫无
意义的圆球,哪怕此时此刻牢笼崩溃,它也未能在第一时间彻底重构形态。
一它的一 部分依旧遵循人类发现的科学, 它的每一次成长和攻击, 都依旧需要时间、质量和
空间为成本。而每一次的“变形” ,实际都是一种效率的损失, 而它无法跨越这种损失。
佐井久之心怀怒火,却依旧在理智地思索。他本来觉得马恩先生应该也能做到,甚至做得更
好,但是,他看到的是,马恩那边已经出了问题。于是,他也不由得想起了马恩先生曾经在闲暇
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