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不仅就有所犹豫了起来,于是他便先跳过了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转而向其问道:“那么按照你们的意见,应该如何分裂帝国主义的同盟呢?”
宋云桐转头对着朱和中微微颔首,朱和中于是接过话头说道:“帝国主义虽然现在结成了同盟,但是从这场大战就能看得出,帝国主义之间并没有什么互信的关系。
正如英国首相帕麦思顿所言:盟友不可能永远是盟友,敌人也不会总是敌人,而我们的利益却是永恒且持续的,为我们的国家谋求利益是我们永恒的职责。
由此可见,帝国主义的同盟并不是建立在相同的意识形态,而是建立在相同的利益上的。因此只要我们破坏了帝国主义的共同利益,那么帝国主义自然就会因为利益而分裂。这样一来,苏维埃俄国就可以获得休养生息的时间。”
斯大林陷入了沉思,他能够理解朱和中的意思,而苏维埃俄国也确实需要修养生息的时间。不过他思考之后却继续向两人问道:“对于协约国来说,当下他们有两个利益是相同的,一个是消灭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另一个是削弱德国的力量。我很好奇,你们打算如何破坏这两个协约国的共同利益?”
朱和中伸手挠了挠头,这才清了清嗓子说道:“正因为协约国想要,既消灭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又削弱德国的力量,这才使得苏维埃俄国同一个非苏维埃化的德国有合作的可能。
我们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做唇亡齿寒…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两个弱者要互相依赖才能对抗一个强大的敌人,反过来也告诉我们,一个弱者可以利用一个共同的强大敌人迫使另一弱者和自己进行合作,以避免遭到更为悲催的命运。
因此这件事其实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操作,第一部分是利用协约国威胁德国,迫使德国去加强苏维埃俄国的力量,从而避免协约国去过分的削弱德国的力量。从目前来看,德国对于协约国确实没什么信心,所以他们才会被我们所说服,愿意和苏维埃俄国就布列斯特和约进行重新谈判。”
见到朱和中说了一半便住口,斯大林不由追问道:“那么另一部分呢?”
宋云桐在一旁插口道:“我们要看到德国为了保存君主制和自身的统一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知道第二部分究竟可不可以去进行。如果德国连布列斯特和约中获得的土地都不肯放弃,那么第二部分也许就根本实施不了。所以,我们希望斯大林同志您在谈判中要大胆一些,不需要过多的考虑德国是否会接受,如果德国人愿意让步的话,那么再大的要求都会接受。如果他们并不愿意让步的话,那么再小的请求他们也会拒绝。”
斯大林看着两人一眼,意识到两人暂时并不想告诉自己第二部分的操作是什么,这令他相当的好奇。不过他知道现在并不是打听这种事情的时候,倒是如何向德国人提出要求,才是他目前最需要仔细考虑的。
虽然宋云桐和朱和中来基辅之前曾经向人民委员会报告过,他们是来说服德国人就布列斯特和约进行重新谈判的,但是人民委员会的大部分委员们并没有往心里去,大家都不认为中国同志能够说服德国人。以他们同德国人打交道的历史来看,与其和德国人谈怎么废除布列斯特和约,倒不如在德国战败后直接撕毁这一和约更来的简单。
但是现实告诉了斯大林,他们都错了。只是错了到没什么,问题是他过来时连一个谈判方案都没带来,和宋云桐、朱和中谈过之后,他觉得在路上的思考的谈判设想恐怕还需要做出更多的调整。于是再闲聊了几句之后,斯大林便告辞去休息了。
搜索【看书助手】官方地址:www.kanshuzhushou.com 百万热门书籍终身无广告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