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32章

明了是让美国人去当主力,英国不愿意让美国人真的占领中欧,而美国人也不肯跳入德国的泥潭。克里蒙梭并不介意英美反对自己的方案,但是他要求英美提出一个能够尽快解决战争的方案,否则法国人民恐怕是不会忍耐多久了。

英美对此也非常的懊恼,想要引诱德国内部的上层去解决卢森堡内阁,但是德国人要求协约国先同意停战协议再谈其他,这显然又是难以满足德国人的要求的。英美也很清楚,如果他们答应了这些德国精英的要求,协约国内部恐怕就会先分裂了。

就在英美法各自苦恼的时候,又一个坏消息传来了巴黎,政变上台还不到一个月的高尔察克军政府垮台了。高尔察克军政府的垮台不仅仅是因为他上台后激怒了西伯利亚的农民阶层,还在于他手中的力量不足,因为中国控制住了西伯利亚铁路,导致军政府很难得到协约国的支持,远东自治领和美国人都支持的前民选的临时政府,而英法日在这一地区几乎没有影响力。

而原本支持高尔察克上台的白卫军,在高尔察克军政府颁发了对于农民的征兵和征税政策后,很快就分裂成了两个部分,本地农民出身的白卫军成了军政府的反对者,而和本地没什么关系的哥萨克部队则成了高尔察克的坚定支持者,毕竟不管征兵还是征税都加强了他们的力量。

但是,在中国对西伯利亚地区进行干涉之后,从奥伦堡到贝加尔湖的哥萨克都处于被打压的状态,倒是本地农民组建的自卫军,在远东自治领的帮助下倒是建立起了几只有一定战斗力的地方军队。

而最大的问题还是来于外部,因为临时政府这4个多月来的无所事事,使得托洛斯基有时间把东线那些松散的红军整顿了一遍,并通过强制征兵补充了欠缺的兵员,加上中国这边给予的物资补给,到了1918年12月中旬的时候,托洛斯基手中的东线集群已经有了20个师,将近15万人。

当西伯利亚临时政府发生征兵,高尔察克军政府成立,中国宣布不认可高尔察克军政府并从乌法等地撤军后,托洛斯基的东线集群和高尔察克军政府之间就变得一片坦途了。12月21日,莫斯科也终于达成了一致,决定先干掉在西伯利亚搞的天怒人怨的高尔察克军政府,然后全力解决南俄的白卫军,争取在1919年夏天前完成国内的统一,然后去支援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的革命。

图哈切夫斯基带领的东部战线红军第一集团军刚刚抵达乌法城外,城内的驻军就联合了工人赤卫队火拼了驻扎于此地的哥萨克部队。原来,本地的哥萨克部队在高尔察克的命令下,不仅烧毁了城外那些不愿提供兵员和物资的村庄,还把城内反抗军政府统治的工人丢进了锅炉里活活烧死,并对那些所谓的布尔什维克工人进行了灭门绝户的屠杀政策。

这些哥萨克部队的行径遭到了本地工农群众的一致痛恨,于是在红军到来之后就出现了对哥萨克的报复行动。此后红军向鄂木斯克的进军势如破竹,在中国提供的信息通报下,西伯利亚沿线的白卫军情况对于红军简直是透明的,再加上当地农民游击队对铁路运输的阻扰,使得红军就像在切香肠一样,轻松的收复了沿线的村镇。

12月2日,面对越来越近的红军,还没有完成对西伯利亚白卫军整顿的军政府终于垮台了,一部分议员和当地的富商带着家私细软向着远东转移了,不管是远东自治领还是中国,至少现在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安全的。

而哥萨克及一部分从内地流亡来的白卫军带着家属则向中亚逃亡了,约有2万余人进入了新疆境内,向中国政府提出了庇护要求。只有一小部分人还停留在高尔察克身边,想要和这位全俄执政同生共死。

在这最后的一刻,英法驻鄂木斯克的代表最终还是抛弃了高尔察克,他们自行撤回了伊尔库茨克。高尔察克在最后时刻选择了和红军交战而不是逃亡,他觉得自己不能一战不打就逃亡。12月4日,红军攻占了鄂木斯克,高尔察克在战斗中被击毙。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www.kanshuzhushou.com 无广告、全部免费!

不想错过《火热的年代》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