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40章

国进行单独谈判以取江浙湖汉北消最惠国待遇,他们又怎么可能会对日本破例。对日本破例,也就意味着要对英法美等列强退让,那么谈判就会回到原地。也许孙中山、徐世昌会迫于形势而接受,但是革命委员会显然是不可能接受的。

外交省的官员显然还没有搞清楚一件事,是革命委员会先有了废除条约的能力才有了修约的谈判,而不是北京政府试图通过和各国的谈判去修改同各国的条约。中国的海关一直都控制在英国人手里,现在连英国人都无法阻止中国人收回海关的权力,中国人又怎么会对我国让步?

我们所采取的强硬措施,不过是进一步让中国对日本产生警惕之心,但是我们却并没有灭亡中国的能力,这种外交策略就是在拖着日中关系往悬崖上走了。

从过去的一年来看,日中贸易往来发展迅速,而我国在婆罗洲的垦殖也获得了不错的进展。婆罗洲的木头和稻米,弥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缺口。而且婆罗洲被砍伐掉的森林,也刚好用来种植橡胶,这将令我国完成橡胶原料的自给自足。

由此看来,我国现在需要的是东亚的和平,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下,我们才能和中国进一步展开贸易上的合作,并进一步开发婆罗洲的森林和荒地。只要能够把婆罗洲开发出来,那么日本就能够进一步的对南洋加以控制,从而扩张帝国在南方的影响力。

反之,我们现在不趁着列强虚弱的时机开发南洋,等到过上几年欧洲各国恢复了元气,那么日本就会被再次关闭在东亚的狭小海域内。”

原敬自然是认同高桥藏相的主张的,事实上现在的他已经把注意力放在了巴黎和会上,不少日本政治精英也同样在激动的关注着这次和会,希望能够让日本彻底的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而不是仅仅成为东亚的地区强国。

因此,原敬一边要求外务省对于日中贸易及悬案的交涉务必保持谨慎;一边则让人打听中国派出的和会代表,并让小幡公使暗示北京政府,如果中国愿意和日本在和会上共同进退的话,那么日本不介意在当下的两国谈判中做出让步。

对于日本政府给出的香饵,国民党倒是很想吃下去,只是王葆真表示反对。他认为日中谈判和巴黎和会完全是两码事,不应该混为一谈。

而在各方的磋商下,中国派出参加和会的五名代表也终于落实了下来。因为革命委员会在列强眼中的特殊地位,使得原本想要去和会镀金的官员们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打算。吴川必然会成为代表团的第一人,但是因为他一直没有出任公职,使得一些老资格的官员加入代表团就必然会位居于其上,这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因此在数日讨论之后,各方终于决定让吴川、王葆真、王正廷、陈友仁、顾维钧五人作为中国参加和会的代表。除了顾维钧外,其他人都算是革命党,在革命资历中都不及吴川,至于顾维钧则属于少年得志,并无所谓经验和资历。

在北京忙于讨论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的时候,吴川此时却在总参谋部部长蒋百里的陪同下,前往了公主岭军事装备研究基地。今次他来参观的是火箭项目,在经历了四年的研究,其中两年走了弯路,不过在经过不断的修正错误之后,这一项目终于完成了第一种能够升空的液体火箭了。

负责火箭研究项目的一开始只有俄国科学家,之后又加入了德国工程师和美国工程师,最终俄国的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和美国的罗伯特·戈达德,主导了这一项目。革命委员会的军事委员会虽然资助及管理了这一项目,但是军事委员会一直都把这一项目称之为科学研究而不是军事装备研究,虽然军事委员会将这一研究项目中发现的大多数科技引入到了其他军事装备制造中去。

而参与火箭项目研制的俄国人、美国人和德国人,此时都没有把这一项目和军事目的联系起来,他们都是单纯的为了探索太空的目的而为革命委员会工作的,为此他们甚至主动放弃了对于该项目中研发出来的技术专利的申请。

当然,此时的外界对于向太空航行的想法并不支持,他们只是把火箭视为一种不切实际的梦呓。比如罗伯特·戈达德在美国就得不到任何资本家的资助,并遭到了舆论界对其梦想的嘲笑,认为他甚至连高中的基本物理常识都不懂,并将其称之为“月亮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革命委员会表现出对于其研制火箭梦想的兴趣,并邀请他加入一个专业的火箭研究小组,顿时让罗伯特·戈达德放弃了自己在美国的事业,跑来了东北。

可以说,除了中国人之外,这个火箭研究项目中的其他人都是理想主义者,他们都是为了实现太空旅行的梦想才加入到这个研究

不想错过《火热的年代》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