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逊总统的邀请函被送到了俄国各主要政治势力的代表那里,这些势力的代表都在巴黎,至于给俄国布尔什维克的请柬则用无线电发了过去。协约国在邀请函上注明,谈判的地点选在被称作“王子群岛”的普林基波,该地位于地中海和黑海之间的马尔马拉海上,过去是君士坦丁堡居民野餐常去的地方。
在这一天晚上,威尔逊总统邀请了王葆真等中国代表和自己共进晚餐,事实上是威尔逊总统和王葆真共坐一桌,其他人则同总统的顾问豪斯上校坐一桌。
威尔逊总统邀请王葆真当然不是为了吃饭,而是就中国宣布参加莫斯科和平大会提出了质问。面对总统的指责,王葆真不慌不忙的放下了刀叉,然后用餐巾擦了擦嘴,这才心平气和的回道:“对于总统阁下的问题,吴川主席刚好有一份电报发给我。
首先,主席想要提醒总统阁下,是美国政府背弃了中美之前达成的共识,而不是我们背叛了美国朋友。如果总统阁下还记得,中国为什么要支持美国的原因的话。”
威尔逊虽然对中国的举动有所不满,但是他也知道现在的中国并不是夏威夷和菲律宾,美国总统的权力还不能操纵中国的政治,因此他还是保有理智的。王葆真的回答虽然有些出乎于他的预料,但也没有完全跳出他的猜测。
因此他只是略一思考就回道:“不,我并没有放弃之前达成的中美共识,我依然在努力实现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和国际争端的法律化。但是,想要实现这些东西,我们首先要建立起一个国际组织来约束各国的行动和处理国际贸易争端。中国将会在这一国际组织成立之后成为常任理事国之一,正是我国极力支持的结果,但是吴的做法却正在摧毁我国的努力。”
王葆真在脑子里组织了下语言,这才对着威尔逊回复道:“不,总统阁下,吴川主席认为巴黎和会业已成为了英法的分赃大会,而之后成立的国际组织也将会成为英法控制全球的殖民统治工具,不管是我国和美国是否成为这一国际组织的常任理事国,都不会改变这一国际组织成为维护英法殖民体系的工具这一事实。”
威尔逊压抑着自己的怒气,皱着眉头看着王葆真说道:“我需要一个更加明确一点的理由,光是这样的言辞是不能说服我的。我国所主导的国际组织,怎么会成为英法的工具?还是说你们打算背叛我们了吗?”
王葆真思考了一下,然后尽量平和的回道:“总统阁下,假如您还记得的话,我抵达巴黎的第一天前来拜访您,当时是豪斯上校接待的我。我向他强调过:我国决不能同意英法对于战后世界的任何瓜分方案,特别是对于中东、西亚地区的势力划分。”
在王葆真的注视下,向来固执的威尔逊总统也变的沉默了起来,他明白王葆真说的这番话的意思。中国人不满的是“赛克斯-皮科协定”,这份协定签订于1916年 5月16日,地点在伦敦。为了让俄国接受协定,英法还同意俄国吞并安那托利亚的东北部。
协定的内容是:黎巴嫩和叙利亚西部沿海地区(包括西利西亚),由法国直接占有;伊拉克中部和南部以及巴勒斯坦的海法和阿克两港,由英国直接占有;巴勒斯坦由国际共管;
在叙利亚东部和摩苏尔(合称"甲区")以及伊拉克北部和外约旦(合称"乙区")建立一个独立的阿拉伯国家或独立的阿拉伯邦联国家;"甲区"和"乙区"分别划为法国和英国的势力范围。
俄国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公布了这个协定,揭露了英、法两国的阴谋。这一度让英国和法国遭到了阿拉伯人的敌视,但这并没有改变英法瓜分中东的决定,毕竟早在1915年秋季,伦敦白厅走廊里的人们已经将奥斯曼帝国简单地称为“大战利品”了。
而美国人反对参与协约国的战斗,原因之一是公众反对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政策。因此威尔逊总统在参战前,曾经督促所有参战国放弃帝国扩张的野心。而英国和法国政府的回应是:“他们不是为了私利而战。他们的首要目的是协助当地人民建立独立国家,以及确保他们的基本权力…是把人民从残暴的土耳其独裁统治中解救出来了。”
正是英法虚伪的回应,使得威尔逊最终说服了美国人参与到了协约国一方作战,以使得世界尽早的和平下来。虽然他也怀疑英法政府对自己撒了谎,因此在参战前郑重的声明:“所有人民都享有自决权,他们可以凭这种权利自由的决定政体…这与他们本身的实力强弱没有关系。”
但是在威尔逊宣布参战之后,英国外交大臣通过豪斯上校把“赛克斯-皮科协定”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