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00章

震灾区负责救灾工作之后,张绍曾自然不会再把救灾工作推给下面的人去办了。而有着大量资源在手的张绍曾,管理着陇海铁路、宝成铁路的建设,做起事情来可比张广建和马福祥方便多了。

于是在张广建和马福祥还在等待下面人员就灾区情况的回报时,张绍曾已经通过飞机和进入固原的电台得到了第一手的情报。

首先张绍曾确定了,地震的中心应该是固原更北面的海原,不过地震中心周边的几个县都是死伤惨重,因为当地居民在窑洞居住的习惯,使得这些剧烈震动的地区,几乎直接被埋在了窑洞内。海原、固原、通渭、静宁四个县是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因为它们都处于交通不便的六盘山附近。

张绍曾最后在电报中说道:“…我已经令军队向通渭、静宁两县出发,争取于明日抵达两县。唯固原、海原道路难行,陕西这边恐怕一时难以打通通道。”

总指挥部内的各位成员听完电报后,也意识到,海原、固原的灾民,恐怕真的要靠当地的军民自救,和依赖于他们这边运输物资送上去了,否则当地很难安置这么多灾民。按照张绍曾的介绍,两县至少有3、50万人口,在这样的大地震中,恐怕是人人都需要进行救济了。

吴川让人统计的包头汽车数量也在晚上10点之前获得了,包头本地大约有300辆货车,归绥等地则有约200辆。长春那边也向吴川发来了电报,军事委员会已经开始调动直属的汽车师和运输油料的军列,确保在三天内向包头调动1500辆军用卡车和相应的的油料,并且还有一支工程兵部队正赶往包头,以帮助建立临时的油库和简易营地。

此时的宁夏和甘肃政府也紧张的等待着来自灾区的回报,19日上午10点,马福祥派出的一支骑兵部队抵达了海原县城,这些骑兵看到的只有一片废墟。县城西面的城墙已经完全崩塌,整个县城内的建筑几乎就没有一幢完整的,利用黄土干垒的墙壁在地震的震动下就是一块豆腐。

县城内虽然有侥幸逃出的民众,但是数量并不算多,这些人看起来犹如孤魂野鬼,在街头走来走去,或是坐在那里发呆,完全不知自己要做什么。看到这些骑兵到来的时侯,总算有人恢复了一点生气,跑到了他们面前跪下求救。

但是区区数百骑兵,对于这样一片废墟,根本无能为力,虽然他们能够听的一些废墟下还有声音,但是他们来的时候都没有带上挖掘的工具,对于深埋于地下的伤者几乎就是无能为力。

而且面对越来越多围上来的灾民,这些骑兵自己也害怕了起来,他们没法救人,也没带这么多食物分给这些灾民。真要被这些灾民围住,他们自己也很难离开灾区了。

于是带领这支骑兵的马献文一边掏出手枪对空射击警告,一边命令部下退出了海原县城。不过在他们离开之前,马献文还是把部队随身携带的一部分粮食留了下来,之后他就带队远离了县城。

马献文写了一封报告让人带给驻扎于下马关的马鸿宾道:“海原城已经成为废墟,城中人民死伤大半。县城以西的哨马营和大沟门之间,地形变动最为厉害厉,该地区的村庄和田地都已不见,疑为此次地震之中心。

以我部之力量,不足以救助县城内之灾民和左近之乡人,光是本地的受灾人口至少就超过了10万,而我部还不到300人。维持秩序尚嫌不足,还有什么余力去救人?又地震之后,灾区粮食、饮水皆困难,若是不能设法转运粮食进来,或是把灾民送出,那么再过几日,这里大概就要变成鬼蜮了…”

马鸿宾所驻扎的下马关,同样受到了地震的影响,只不过这里的损失较小,加上马鸿宾带着两团人马抵达,因此很快就恢复了社会秩序。但是,马鸿宾光是维持对于下马关的救灾就已经相当困难了,宁夏平原虽然富庶,但是这个富庶也是对周边的山区而言,一个农业区再怎么富庶也是有限的。

更何况,马福祥不过是宁夏、甘肃八个镇守使中较有名气的一个,并不算是最强大的那个。光是维持自己的部队就已经有些勉强了,再让他出钱去救助数十万灾民,那么他对于银川的统治非垮台不可。

马鸿宾是马福禄之子,也就是马福祥的侄子,讲道理的话,马福祥的这份家业其实是马福禄创下的。马福禄随董福祥参与抗击八国联军,并战死于正阳门,从而令马家的名声大振。

马鸿宾这次带兵前来救灾,自然也是在吴川亲自主持救灾事务的影响下,虽然甘、宁、青三省的回族小军阀们联合起来对抗来自外来的势力,比如像张广建这样的北洋军阀,但是他们也清楚凭借三省的力量是不足以和中央政府对抗的。

不想错过《火热的年代》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