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53章

乎有意从俄国撤离了。

对于叶声来说,他并不希望一枪不发就让捷克人撤退到国内来,因为一旦捷克人从俄国撤离了,那么他们也就失去了一个进入俄国的机会。在他心里赤塔以东已经不算是俄国的领土了,至于今后这里是否会回到俄国之内,那么就是党的领袖和人民委员会之间讨论的问题了。

不过叶声觉得,当下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借着捷克人的借口打通前往新疆的通道,和从内地走需要3个月才能抵达新疆不同,借助西伯利亚铁路从哈尔滨到塔城只要28天,道路也容易走的多,甚至于乘坐火车再转道前往喀什也不过月余,都比从内地走要快捷方便,且能运输大宗物品。

对此,叶声是很认同吴川的的主张的,趁着这个机会修通斜米到塔城和塔城到北疆各处的铁路,那么新疆就会很快安定下来,再不会如之前那样有游离于内地之外的半独立状态。

在铁路没有出现之前,通过河西走廊或蒙古草地进入新疆虽然是一段遥远的旅程,但是其他各方势力想要到达新疆也一样困难。

可是在铁路出现之后,俄国人在中亚,英国人在印度所修建的铁路,都大大的拉近了他们同新疆之间的距离,从这一方面来说,新疆到内地的距离突然就在心里距离上拉远了。

如果不是俄罗斯帝国因为这场大战崩解了,英俄是否会平分南北疆,也未必不可能是不现实的。由是,吴川从革命以来一直努力占住东北,然后捍卫外蒙,并从外蒙向内地及新疆修建铁路、公路的行动,是最得到他们这些年青军人的支持的。

除了那些只知道争权夺利的政客,和只把注意力放在海防上的老式军人,以叶声为代表的年青军人们,更希望见到一个更为强盛的中国。叶声眼中的老式军人,不是指当下国内非革命军一系的旧军人,而是指革命军内部思想保守的上层将领。

这些上层将领大多在革命前已经进入军队,是军中的革命派,如吴禄贞、张绍曾、蓝天蔚等,现在的年纪也在40上下,正处于壮年时期。但是对叶声等青年将领看来,他们虽然是革命的,但是在军事上却是不折不扣的守旧派,也和军政系没太大关系。

军政大学出身的军官们,在接受了全面的德国军事教育之后,对于留学日本的老前辈们感觉都不太好,认为日本将领的作战思维还停留在19世纪后半期,而这些从日本留学归来的老前辈则还停留在拿破仑战争时代。

在机枪、高爆炸弹、装甲车、飞机、坦克这些新武器已经出现的时代,这些老前辈们还在试图让士兵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抵抗钢铁和化学的力量,盲目的相信意志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显然是难以让这些青年军官接受的,毕竟他们在学校里学习的时候,就连德国教官都说过:“过去用于指导战争的思想,在当前的时代显然已经落后于新武器、新技术的发展了。这一点从贵国同日本在满洲、朝鲜、山东等地的作战中已经体现出来了。”

青年军官们都很清楚,这三处对日作战虽然指挥的并不是吴主席,但是这三场战争开始的时间、地点和作战方式却都是吴主席所选择的,日本军队也好,指挥革命军的军官们也好,都只是随着吴主席定下的节奏在跳舞罢了。正因为如此,在军事思想上他们更信赖于没有上过军校和直接指挥过战斗的吴主席,却并不怎么认同那些资历深厚的军中老前辈。

事实上也是东北革命军过于年青了,和北洋军相比,吴禄贞等人还真算不上什么资历深厚,因为革命军采取的是职业军官、志愿兵加义务兵的组织形式,吴禄贞这些老前辈还没有在军中建立起稳固的效忠体系,他们的部下就已经被拆得七零八落了,再加上政委制度的推行,北洋军中的派系在革命军中几乎就没有出现过。

而经过了几次整编和调整之后,当下东北革命军中的基层和中层都被几所军事院校的毕业生所占据了。对于这些不到30岁的青年军官来说,38岁的吴禄贞、39岁的张绍曾、40岁的蓝天蔚,和他们已经是两个时代的人了。特别是,这些老前辈从军的时候看到的都是中国军队的腐败无能,列强军队的强悍和武器的先进,因此吴禄贞他们想的都是自强自保,先海防后塞防。

但是这些青年军官自从革命以来,见到的就是一支未尝一败的革命军,在军事装备上也并无落后于相邻的日本、俄国等帝国主义军队,甚至于在同日俄冲突的时候,革命军也是稳占上风的。因此在这些青年军官的脑海中就没有自保的念头,只有如何击败敌人的想法。简单的说,他们认为眼下的中国是不可能被列强亡国灭种的,谁要是敢于登陆东北,他们一定能够给对方一个深刻的教训。

不想错过《火热的年代》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