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55章

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为除了劳动力的匮乏外,各种生产工具也一样不足。

十月革命之后,人民委员会一边解散军队让前线的士兵回家,一边开始大量的遣返战俘,这虽然满足了士兵们回家的需求,但是对于远东来说,随着土地和矿产的私有化,出现了远东开发的热潮,而这种劳动力的缺口,不是几万或十几万士兵回家能满足的。

为了能够尽快的收回自己的投资,和满足中国这边永无止境的原材料的需求,特别是铁矿石、煤炭和木头的需要,远东自治领的人工已经超过了哈尔滨人工的一倍了。面对这样的劳动力缺口,以旧俄军队的传统,军官们对于士兵的粗暴压榨,很自然的就出现了军队奴隶的现象。

而这一现象对于革命军的将领来说,简直是不可以接受的。拜东北经济的快速发展,革命军的待遇从辛亥革命以来就一直在提高,而政治委员及士兵委员会的存在,也使得军中那些侮辱人格的旧军队习气很快就得到了改善,禁止军官对士兵进行人格上的侮辱,和驱使士兵为私人服务,这已经成为了革命军中的严格纪律,叶声对于远东自治领军队中出现这样的作风,实在是有些难以接受。他很难想象和这样的军队并肩作战,这简直就是一种耻辱。

想到这一次不得不让这样的军队保卫铁路,叶声也只能期待那些士兵们不会跟着红军打军官的黑枪了。他摇了摇头,收回了自己的思绪,然后对着林资善说道:“很好,一会和他们见面的时候,你就在我身边熟悉一下这些布尔什维克们,情报中描述的人物形象,总不如自己直接感受到的更为准确…”

叶声和东西伯利亚俄共布成员及东西伯利亚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成员会面时,整个过程还算是融洽。对于中国人的出兵,他们中的一些成员已经从一开始的反对,转为了现在的支持。因为他们现在的日子确实不好过,捷克军团的叛乱不仅切断了东西伯利亚地区和莫斯科的联系,也动摇了布尔什维克在这一地区的威信。

按照布尔什维克政治局驻西伯利亚代表的看法:西伯利亚的农民最好不要仅仅被称为劳动农民,而是被称为健壮的顽固派农民。西伯利亚的农民基本上是单一的,没有分成穷农、中农和富农,而只是富裕的人。

而且西伯利亚农民普遍具有的小私有者心理,加上地广人稀的地理环境,使得西伯利亚农村缺乏尖锐的社会矛盾。布尔什维克们在西伯利亚中部看到,这里比俄罗斯中部更习惯于倾听和尊重富农的意见,特别是因为这里被剥削的对象不是邻居,而是外来的雇工或异族人。

这一情况在伊尔库茨克以东的农村更加普遍,因为这里的农民比西边的农民更加的富裕。如果不是因为这里有一条和中国连接的中东铁路,使得俄国政府依托中国的劳动力在铁路沿线建立起了不少工厂和许多矿山、林场,从而极大的增强了俄国无产阶级在远东的数量,那么布尔什维克还真难以在这里赢过社会革命党,赢得苏维埃的领导权。

不过这也从反面证明了一点,在农民中拥有着较大影响力的社会革命党,根本无力动员起这些富农和布尔什维克进行政治斗争,因为他们只想过自己的小日子。而远东的无产阶级虽然人数不及富农多,但是依赖于铁路的联系,他们到是能够团结在布尔什维克的周边,从而在苏维埃的选举中击败社会革命党,这都不需要中国人支持的。

只是随着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的连续倒台,西伯利亚的农民和布尔什维克之间的矛盾也渐渐暴露了出来。农民们所不满的就是,布尔什维克总想无偿或打白条征用他们的粮食。最为不满的一点是,布尔什维克一边喊着结束战争让士兵们回家,可是却又要让回家的士兵再度接受人民委员会的征招,去打击白军保卫苏维埃。

尤其是外贝加尔地区的农民,现在更是不愿意服从布尔什维克了,因为列宁支持民族自决,布里亚特蒙古人正以此为由要求回归外蒙古,这里的俄罗斯农民当然不愿意接受这一要求,因此他们一边要求布尔什维克放弃民族自决,一边则希望同远东自治领合并,以抵抗布里亚特蒙古人的独立倾向。

不想错过《火热的年代》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