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80.蒙特诺特

意大利里维埃拉的海滨,拿破仑矗立在萨沃纳城镇边凸起的一面海崖上,咆哮的海浪扑打着他脚下土地,将一波波细碎的水花洒在衣角,他身后是一座路标,其上涂着“往东,热那亚城”的意大利文,路标下的草皮,一堆革命军掷弹兵或躺或坐,靠着打盹睡眠,丝毫没将海涛和炮击的声音放在心上。

炮击,来自萨沃纳城南侧海面上停泊的英国、西西里炮舰,只要风向有利,它们就源源不断地自立窝那或卡普拉亚岛赶来,轮番打着值班炮,将原本就崎岖不平的海滨给轰得更加零碎。

一发炮弹重重砸在距离拿破仑仅有三十法寻距离的地面,掀起一大团尘土,连带尖利的呼啸和震荡的声音,可拿破仑纹丝不动,他在计算着敌人舰队的规模,而路标下睡着的掷弹兵,则抱怨地咕噜声,翻个身,继续睡。

意大利方面军司令官的身后,一支由少量士兵和大批四轮辎重车组成的补给队伍,沿着弯曲的山路,顶着敌军舰队的炮火,向方面军司令部卡卡雷尔镇而去。

热那亚共和国所在的狭窄地区,粮食供应的紧张是必然的,但拿破仑却采取和欧陆传统军队截然不同的战术:欧陆老式军队包括奥地利、普鲁士,都是围绕着笨重的辎重队来作战的,即大部分人守着行李作战,少部分作为分遣队迂回,为夺取敌方某个要塞、城市殚精竭虑,并且狂热地追求“分路前进“,七年战争英法两国在美洲各自就那么些人,硬是喜欢分兵对打;而拿破仑要求士兵不携带帐篷,就睡在野外,睡好了就给我行军,“士兵们,对于一支能打胜仗的军队来说三种东西最重要,大炮、刺刀,还有你们的脚底板!”士兵随身携带四天粮食,辎重车里备着四天的粮食,整支军队满打满算就八天的粮食。

即便就这八天量的粮食,还必须用在决胜的环节上,能不用就不otg2ntc=用,平日里主要就靠“因粮于敌”的方法,即向占领区的民众征购或直接索取。

就此,意大利方面军最大的优势,便是无比强大的机动力量,再加上意大利北部复杂的山丘、河流和沼泽地形,训练有素的奥地利、皮埃蒙特军传统的“列阵排射”战术失灵,这儿将是法军勇猛散兵战的天下。

斯特拉斯堡《水星报》里所称的拿破仑取得的大捷,便是先前取得的。

拿破仑对面的敌人,奥地利军队统帅武姆泽还在南下途中,故而驻屯意大利米兰共三万两千士兵及一百四十门大炮,暂且由阿尔托热中将指挥,又因先前冬天寒冷,奥军营地同样爆发冻伤,阿尔托热将军实际能带出来的,只剩两万五千名士兵,阿尔托热向维也纳的统帅部请示战略,得到的回报是:“敌军不过四万人上下,您不用等待武姆泽元帅即可配合皮埃蒙特军队,对敌军采取果决行动,主要目标是防备法军攻占热那亚城。另外,对都灵王室切不可过于信任,以免成为火中取栗的小丑......”

这份维也纳统帅部的信笺,充满浓厚的旧时代之抱残守缺。

一将所有的目光都锁死在热那亚首府得失上;二是仗还没打,先江浙湖汉北猜忌起盟友来。

不过也不能单方面怪责奥地利,皮埃蒙特王国也大同小异,其军五十六岁的老帅科利,要求阿尔托热中将把主力布防在都灵城四周,扼守出入皮埃蒙特平原的隘口,争取不放拿破仑进来。

阿尔托热自然不允,于是和科利互相指责,都说对方无能。

反法联军的时机就在这样互不信任的氛围里悄然丧失,拿破仑在越过卡迪波纳山口,深入到热那亚共和国后,真正及时行动起来的,似乎只有英国人的舰队......

等到拿破仑一路沿岸轻取热那亚诸多城镇后,科利元帅和阿尔托热将军才有所警觉,分别沿都灵和米兰而下。

而这时,意大利方面军先锋马塞纳师的一个半旅,已推进到距热那亚仅三个法里的沃尔特里城。

阿尔托热将军认为,法军沿狭窄海岸行军,呈一字长蛇形状,只要他的军队能分路穿过山隘而出,就能将其截成数段。

于是可笑的部署出现了,阿尔托热自率左路一万兵(相对拿破仑的右翼),沿图尔芝诺隘道,目标是歼灭法军在沃尔特里城的先锋部队;奥军的塞伯坦道夫少将,居中路领七千兵自要地迭戈而下,目标是已被法军占领的蒙特诺特高地,得手后顺势夺下海滨城市萨沃纳,那里据悉是法军的给养基地;而奥军的普罗维拉少将,则领四千兵,自右路的米莱西莫,准备切断法军的退路。

奥军集团还剩下四千兵,负责看守大本营的辎重行李。

而西北侧,皮埃蒙特军队的科利元帅则沿着切瓦—圣米舍尔—

不想错过《法兰西不缺皇帝》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