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百八十一章 打个预防针

团长在安慰他们,而名额也是团里的同志故意让出来的,或许真是生生死死见多了之后,情情爱爱便没有了想象中那么重要吧。

如此来看,只要想起那些既渴望又忐忑的眼神,我们也能发现,这些奋斗在生死一线的战士们,很多时候其实都“怂”得非常可爱。

或许是后面的表现不佳,又或许是没有遇到其他合适的人选,也可能干脆就心心念念这那个主动对他笑的女孩,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张红旗基本毫无进展。

不过反正整个上午都是大家初步相识的过程,并没有硬性的规定,就算是没有任何收获的同志,也顶多只是失望罢了。

而且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大部分人还是至少收到了一张纸条,到了下午,拿到纸条的同志,还可以留下来参加自由活动,尝试和其他人进行更多的接触。

至于之后,离得远的话,暂时就只能依靠根据地内部的邮政系统了,通过信件增加互相之间的了解,这也是之前的培训中所提倡的选择,同时更是时下备受追捧的时髦做法。

在相亲会结束之后,程刚再次出面做了一回发言,首先便是安慰了一番没有任何收获的同志,让他们不要气馁,以后总会遇到合适的对象。

其次当然也鼓励了已经建立联系的同志,新时代要有新气象,现在提倡自由恋爱,坚决反对封建旧社会的包办婚姻,大家就应该积极主动地寻找自己的幸福,而不能身子已经脱离了,思想还留在旧时代。

最后程刚又稍微提了点醒,异性间的交往必须注意尺度,要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平等沟通。

不能耍官架子,走歪路子,更不许使枪杆子,一旦出现类似的情况,组织上必然从严从重处罚,无论犯错的是谁,都绝对不留半点情面!

后面加上的那段,其实就是程刚吸取黄克功案的教训,毕竟参加这次相亲会的同志里,不乏一些有着较高地位的中上层干部。

历史上的黄克功案,背景是在抗日时期,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相应土共的号召,来到革命圣地延州接受学习并参入抗战队伍。

而恰好那时也有不少土共干部一直未婚,或者在残酷的斗争中失去了自己的伴侣,所以很自然地,便出现了一些干部与女青年相恋结婚的情况,黄克功就是其中一例,可惜最后却成了负面典型。

出身、经历乃至文化水平上的广泛差异,让黄克功与那位女青年之间,在生活情趣、习惯爱好等方面出现了着巨大的鸿沟,而他们对此的忽视则酿成了这桩悲剧。

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先是矛盾、纠葛、不和谐,接着感到乏味和苦恼,最后反目成仇,若是只到这一步,那还只能算是正常的男女交往,如果能和平分手互不相见,也不至于出现最后的惨事。

可是在最基本的婚恋观上,两人也存在着极大地差异,女方认为恋爱自由,自己与黄克功双方都有选择对象的权利。

而黄克功却认为对方抛弃自己是对他的不忠贞,最后恼羞成怒之下,先是持枪威胁,逼婚不成,然后便彻底失去理智,直接杀害了对方。

这件命案,关键在于涉事人员的身份极为敏感,尤其是黄克功,属于槿甘山时期就参加了革命,然后跟着队伍一路走完长征的老红军,而且还立下了赫赫战功,长征结束时已经成为了旅长,地位不可谓不高。

如果事情发生在果军,那么基本不用说了,除非犯事的家伙上头没人罩着,否则必然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随便来句戴罪立功便解决了。

甚至在抗战时期,见到支前的学生、护士、记者便见色起意犯下罪孽的国军高官,也并非个例,只是最后大多不了了之而已。

但土共到底是不同的,无论黄克功之前立了多少功,自己的能力又有多强,在他犯下这次不容赦免的大罪之后,就必然会被处以极刑,以作为所有党员和红军的前车之鉴。

或许是蝴蝶效应吧,当程刚在本时空记起黄克功这个人物之后,并没有在名册中找到他的存在,后来便不再关注此事。

当然,如果对方真的在队伍里面,只要他以后不犯错,程刚肯定不会因为“未来”的事情而对其另眼相看,这也是最基本的原则。

此外,黄克功案仅仅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其他表现并不明显的情况,其实也不在少数,而考虑到相亲会的成功率确实没法达到百分之百,势必会有人无功而返。

到时若有人也觉得自己丢了面子,想使些旁门左道来达成自己的目的,这可就让活动彻底变味了,对此程刚自然是要提前打个预防针的。

不想错过《时空过客4251》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