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百章 新的一战(上)

处观察所的标配,否则整个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还剩十套,都是上回派发下来的那批,昨天大部分已经给突击部队了,现在这十套是留着应急的。”陈师长不假思索地回答了库存问题。

“那少了,我记得指挥所里还有二十套备用,先给你调一半过去。”米丰现在虽不算是财大气粗,但像电话这种必要的军事物资,肯定是储备充足的。

不用说,类似的军用品除了技术难度较高的关键核心之外,如外壳之类的部件肯定都是苏区自产,最后统一组装的,否则也没法大规模配发下去,若是光靠缴获的话,确实没法打出这种富裕仗。

对此陈师长哪里会有拒绝的道理,他也是老指挥了,自然清楚通信手段对于军事作战的重要性。

不只是观察所,正面战斗中也需要配备尽可能便捷的通讯手段,这样才能保证各部队的动作迅速且配合良好。

否则随便一个突击作战,就极可能因为各部队之间的不协调,导致无法取得圆满的胜利,乃至不必要的牺牲。

当然,像是旗语、通信员之类的法子肯定也会作为补充,而且还得并行使用,以保证整个战斗中的通讯过程不会断绝,只是相对来说,电话确实是最方面的。

幸好现在红军主力部队中并不缺乏有线电话,这种军事通信设备一直到现代战争中都常有出场,属于极为可靠的联络手段。

只不过电话虽然在后世逐渐开始被淘汰,但在当前年代的技术水平其实不低,红军这边能够敞开用已经很不容易了,至于无线电话,那玩意放在目前来说,还是彻彻底底的黑科技。

聊完了物资,米丰又跟着谈起了情报,据他判断,敌人的先头部队要不了几天就会过来了,时间紧迫,他必须早做准备才行。

顺道一提,除了沿途的沿线之外,其实红军还有一个潜在的情报优势,那就是对敌人电台的破译。

虽然果军已经逐渐意识到自家无线电通信的不靠谱,但他们几经变换密码的努力,都被土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甚至只要红军愿意,随时都可以从电文中获悉敌人的最新动向,不过一般只能从中获取些许粗略信息。

而且现在少数果军将领也变聪明了,能用有线就不用无线,有的在外国顾问的建议下,居然开始尝试专门发假消息以迷惑红军,不过绝大多数陷阱都被红军早早察觉了。

根据米丰从各种渠道获得的情报,敌人在铅山县布置了一个遭殃军旁系师,当然信江沿岸还有不少后续部队,总共加在一起,起码有红十军的两倍有余了。

对此米丰肯定是有压力的,他所指挥的西南纵队,主要防御信江南侧的敌人,对方从洪城出发,一路攻占鹰滩、贵溪、戈阳、铅山,红军都没有做太过的阻挠,为的就是等待最佳的时机。

毕竟赣东北这边不如赣南,各种重型火力都比较稀缺,更不可能在江面上布置装甲船只巡逻,所以没法挡住敌人沿信江而来的兵力,只能依靠山区作为抵挡。

这种作战对米丰来说已经早就习惯了,唯一的区别是之前的敌人喜欢长驱直入,一口气冲到根据地内部,然后被红军耍得团团转。

但现在对方开始搞起了堡垒主义,步子迈得越来越小,让那些肥肉成了硬骨头,不好啃了。

好在的是,聂云骈指挥的高山岩一战,全歼果军一个旅连带两个团,光是俘虏就抓了六千多人,使得好不容易喘过气来的李延年又仿佛闻到了那股令人窒息的气息。

这同样也给湘赣闽粤的其他指挥员带来了不少灵感,事实证明,哪怕果军已经在努力改变自己的风格,但那深入骨子里的混乱,根本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或者说压根就就不可能解决掉。

反观红军这边,且不说这次战斗中各部队之间娴熟的配合,光是基层战斗单元的主观能动性,就不是果军之流可比的了。

而红十军就综合水平来说,固然不如红三军团的主力部队,但基本也大差不差了,因此米丰非常有信心在赣东北再次复制一遍胜利,对此,他必须要拿出十成十的准备才行。

等到众人下山之后,天色已经很晚了,大家不得不选择在附近的村子里留宿,这是一个畲族村落,人口不多,生活条件也比平原差了一大截,但对于红军的到来,所有村民都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几乎家家户户都拿出了自己库存的口粮、腊肉、米酒,想以最好的条件来接待这些为他们带来美好生活的陌生人,对此红军其实也早有准备,作为交换,他们随身带了不少盐巴。

这可是山区里的硬通货,红军能够在这一带

不想错过《时空过客4251》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