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这时的红军战斗力确实已经足够令日军忌惮了,而这又可能导致另一个土共并不期望的结果。
若是让日本不敢轻易动手,反而专心经营满洲,那才是最可怕的。
现在东北抗日联军虽然有了程刚的支援,但在关东军不遗余力的投入下,生存空间依旧大受影响。
而日本又一直在向满洲移民,倘若让其继续埋头苦干,只要搬过去300万人口,那东北再想收复无疑是难上加难了。
还好日本军国主义已经走上极端,更还好那些贵族和财阀们也舍不得与民众分享战略成果。
所以日本根本无法像美国的西部大开发一般,使用《宅地法》引导国内更多的贫民前去满洲开拓。
包括这大日本皇军都早已被连续赌国运的成功案例给冲昏了头脑,压根就不愿意沉下心来经营地方,心中所想只有侵略、侵略、再侵略。
而这时,土共就恰恰给了他们一个下场的机会,若是换做几十年前那些颇有手腕的政治家在位,或许还会用点别的手段来报复共党,甚至直接强忍住这口气留待将来也有可能。
但现在肯定不行了,有一有二必有三,听闻华北驻屯军连续两次遭遇共军袭击的消息之后,关东军乃至本土的日军都纷纷叫嚣着,要给那些支那赤色分子一个狠狠的教训。
即便是更为持重的高层军官,也开始说出“夏日关系已经如此恶化,用一般的手段就能调整好是不可想象的”之类言论,无疑他们都认定唯有“对支一击”方能解决问题。
而除了思想上的侵略准备外,日本人也开始疯狂了扩军备战,今年内阁就已经开始准备制定37年的军队预算,不出预料的话将会是330亿日元,相当于36年军队预算的三倍多。
同时日本也开始向“准战时体制”过渡,疯狂地从美国人手里购买废钢、石油和工业物资。
要知道,在这个年头的国际贸易,基本都得拿出真金白银这些硬通货来进行交易。
于是日本的黄金储备也开始飞速流逝,由此又导致国内出现了大面积的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现象,虽然还没到再不发动战争就要破产的地步,但估计到明年就差不多了。
如此一来,红军对华北驻屯军的行动更像是一个引子,直接点燃了这个尚未装填完毕的炸药桶,距离爆炸就只差一次独走。
而以日军的尿性,这种独走几乎随时都可能发生。
果不其然,36年4月,关东军从关外调拨了一支部队前往北平以恢复华北驻军,随即没过多久便与当地守军爆发冲突。
严格来说,这次冲突的规模并不算大,在过去几年里不止发生了多少回,几乎每次都是以夏国军队的主动退让告终。
可是在红军屡次打击华北日军之后,29军方面也承担了不小的压力,尤其是来自国内的抗日风潮更是不断影响这些将士的想法。
然后事情的发展便开始出乎日方的预料,原本一直低声下气的29军居然开始变得强硬起来,这态度立即就把刚来不久的小鬼子给惹毛了。
于是冲突迅速升级,偏偏这宋哲原的手下脾气是硬起来了,战斗力却一如既往的疲软,确实有不少将士一直在奋勇作战,可在气势滔滔的日军面前还是无济于事。
以北平为中心,冲突很快就变成了一边倒的局势,进而愈演愈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