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百六十五章 华北:一进一出

片语流传出去。

许多日本的进步人士便是因为私下传播“反动”言论,被军警抓捕乃至杀害,特别是近十几年的高压统治下来,日本国内已经愈发有了肆意愚民的趋势。

对于日军在夏国犯下的罪孽统统隐去不提,然后着重描写少数侨民在战争中的遭遇,还不忘进行各种添油加醋,以激起国内民众对夏国共党和赤露的仇恨。

最终的目标,自然是骗取那些民众不断把自身血肉投入到侵略战争当中,以满足上层对土地、资源和财富的渴望,这便是日本法西斯政府的固有套路。

实际上,土共在通州一事中向来是行得正坐得直,在红军尚未入城之前,不满日军压迫的伪军部队发动起义,本就没有多少组织纪律可言的保安队,不可避免地对部分日侨聚集地造成了破坏。

但无论是通州地下党的同志,还是后面进城的红军指战员,都严格遵循了中央的指示,一切行动仅针对日本武装人员,不得波及到普通平民。

为此,地下党小组甚至在上级的命令下,临时动员了一批听从指挥的保安队员,将部分受到战乱威胁的日侨妇孺保护了下来,差点就因此和张庆余等人翻脸。

若不是红军及时赶到,这矛盾即便没有当场爆发,也可能变成足以致命的隐患,毕竟无论哪个军头都不愿见到有人挖他的墙角。

当然,正是因为知道红军马上就要来了,上级部门才会决定行此险招,否则为了地下党同志的安全着想,也只能以稳妥为主了。

有意思的是,那次冒险居然很快就获得了回报,在当晚红军征集司机运输弹药时,就有一名妻儿在当晚受到保护的日侨自告奋勇,虽然为了保险起见,最终没有让他协助执行军事任务,但能出现此例也是始料未及了。

在长期军国主义的熏陶之下,除非重新接受一波社会主义教育,否则很难有人主动从已有的思维惯性中挣脱出来。

包括那名自愿站出来帮助红军的日本侨民,倘若确实是出自真心的话,那也应该属于极少数的特例,对此土共当然有所认识。

但对于一个组织而言,只要能够始终坚持原则,肯定会通过这些大大小小的实际行动,不断感染越来越多的人。

反倒像日本那样,嘴上说着一套,手里做着一套,或许能够蒙骗一时,却永远无法蒙骗一世,无论对外还是对内皆是如此。

日本人自己在国内是怎么干的,土共目前是肯定管不着了,不过国内因为通州一事而吵起来的舆论场,宣传部门当然要好好参与一把。

甚至程刚在听说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之后,都打算专门弄个剧本拍成电影,一来能够向外界彰显土共的气度,二来也可以从侧面展示红军的实力,这些便是后话。

再回到华北战场,面对这次浩浩荡荡两面合围而来的日军,红军一反先前的激进战术,并未将兵力继续向敌人纵深处深入。

在穆虎三的安排下,各路部队只是通过连续运动寻找战机,倘若没有切实的把握,便不与敌人过多交锋,但凡需要撤退的时候,绝对没有片刻迟疑。

虽然因为日军的过分谨慎,红军几乎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但也顺势利用这一局面拖延了不少时间。

等到日本人再次抵近北平的时候,华北方面军不仅成功把守北平一个半月之久,甚至还赶在最后,将平绥线东段的钢轨彻底扒了个干净。

结果等到日本人反应过来,意识到共军无意在华北与他们交战的时候,迎接他们的就只剩一座空城了。

说撤得干干净净,就撤得干干净净,从这个角度来看,论起行动能力来,土共和果党完全就是天壤之别,后者简直是要多拉胯有多拉胯,水平之低劣,已经到了让人无力吐槽的地步。

对土共而言,在华北的这一进一出,自然不是做什么无用功,除了争取政治上的主动以及挽回部分国家损失之外,也有几分请小鬼子入瓮的打算。

随着志得意满的日军大摇大摆地开进北平城,这个乌龟脑袋终于再也缩不回去了,至此,土共的对日战略方才进行到了最关键的阶段。

燕山-太行一线不仅是红军的防御阵地,更是向敌人出击的进攻阵地,日本人或许很快就会发觉到不对,但只要他们打不进土共的根据地,就永远只能成为红军练兵的磨刀石。

显然,以小鬼子鼠目寸光的习性,自然不愿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从六月到七月,整整两个月的时间里,日军对八达岭一带发动了连续五波攻势,均宣告失败,期间甚至还让红军抓住机会在多地展开反击,损失不小。

不想错过《时空过客4251》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