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百六十九章 各自的出路

止日本或实质援救果党,那么后者就更不可能有什么多余的动作。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动作,不做半点抵抗便逃离泉城的韩复渠就成了最佳的背锅对象,只要把民间怨气全部集中到此人身上,金陵方面承担的压力自然可以大幅减轻。

不过这次常凯申可不敢轻易做出诱杀韩复渠的举动,不仅是因为他此时压根就举不起抗日的大旗,更是因为担心把韩杀了之后,其麾下的数万大军可能有投共的风险。

从鲁省逃至豫省之后,韩部只要一路沿着黄河向西就是潼关,实在不行,一咬牙往南走,也能跑到鄂豫边界的匪区,狗逼急了都能跳墙,更何况韩省长这种军阀头子。

其实那位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和共党接触,但派去代表谈论几轮之后,对方提出的条件却始终难以让他满意。

所以犹豫几轮之后,韩复渠最终还是决定留在果党这边,但他应该没有想到,正是因为土共的存在,才使得他暂时躲过了一劫。

而且“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既然被选为了背锅侠,韩复渠的名声肯定也就彻底臭了。

加上韩与常之间的关系早就跌到的零点,这次又丢了老巢,以常委员长的手腕,说不得过不了多久,韩的部队就得被拆得七零八落,沦为遭殃军扩张的肥料。

如此一来,真不好说到底是投共好还是留果好,如果是那种没有造成多少血债的头目,或许更具人情味的土共要更为合适一点。

只是阶级矛盾带来的成见,使得如今的国内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和共党合作,韩复渠也因此失去了一次进政协的机会。

与之类似的还有那位已经快消失一年多的阎西山,自从离开晋省之后,此人带着余部在华北多次四处流窜,仿若沿途乞讨一般跟各家讨要落脚的地盘。

最后还是在日本人的居中周旋之下,阎西山终于争取到了冀鲁交界的几座偏僻县城。

但这种漂泊的日子也让手下那群尚且对其抱有期望的军头纷纷失望,等到今年初的时候,阎部只剩下了不到一万的部队,当真是落魄到了极点。

这次日军侵入华北,也不是没人建议过阎西山投靠日本人,凭着早年攒下来的香火情,说不得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但阎西山在鸡蛋上跳舞跳惯了,一时半会还不敢往把自己仅剩的本钱全部压上去,最后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南下豫省混进果军的队伍里。

顺道一提,这操作又使得阎西山丢了至少四成的部队,显而易见,那些留下来的人,基本都加入了那个所谓的华北自治防共政府。

也不知如今落魄到即将下野当寓公的阎老西会不会后悔,如果当年退到大同的时候直接投靠共党,而不是灰溜溜地离开,或许处境还可能比现在更好一点?

但这世上本就没有后悔药可吃,与这两位作为经典反例的前辈比较下来,张汉卿这个早早投降的二代公子哥,还真像是个一股脑全仓买下潜力股,然后坐看股票天天飙升的幸运儿。

有十余万接受改编的东北军将士在那打底,张汉卿只要愿意安安分分地在将来的中央政府中当个吉祥物,政治地位绝对低不到哪里去。

不过这些在目前来看,都还只是基于未来的预测而已,此时还在活跃中的军阀,除了铁定不会投共的常凯申外,其余势力暂时还只是和土共保持接触,并未流露出投靠的意思。

或许他们都觉得自己还有机会吧,投共是不可能投共的,这辈子不可能投共的!搞革命又不会搞,就是继续当个军阀头子,才可以维持得了生活这样子。

于是,果党继续当着缩头乌龟,西南那群货色也纷纷装作什么都没看见,华北已经丢掉地盘的也开始各奔东西。

树欲静而风不止,夏国的局势一天一天地转变,迟早有一天,这些人还是会迎来各自的结局。

话说回来,11月拿下大半个鲁省之后,估计是对共前线牵扯了太多兵力,日军并未继续向南扩张,这也让一直提心吊胆的金陵政府暗自松了口气。

但土共可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日寇就这么鲸吞掉中原大地,除去在太行沿线的层层阻击之外,红军也派出大大小小的队伍进入冀鲁两省。

尤其是后者,以沂蒙山区为核心的鲁南根据地,过去几年里程刚就时常前去支援扶持,好不容易保住了当年几次起义留存下来的种子。

如今土共在鲁南根基,虽不至于打得如其余老根据地那般牢固,至少也比一片空白要强上不少。

在日军已经进入鲁省的情况下,土共在华北发展根据地也再无什么顾虑。

也不知道小鬼子什

不想错过《时空过客4251》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