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八日当天,林淮唐、孙中山、陶成章三人,在上海市政府成立大会上,站在一处,一并握手,又在新闻记者的照相机下,留下了一幕极具象征色彩的画面。
这一期先锋队机关报《观察日报》的头条标题,便是——革命党的统一战线。
在三路大军的包围下,江苏都督程德全和江苏省议会议长张謇,都放弃了继续跳梁的打算,
联名发出通电,表示欢迎孙中山先生、林淮唐先生、陶成章先生等人,一起莅临南京,建设中央政府!
12月29日,在南京的各省代表会(十七省,四十五人,华侨二名代表列席),开正式选举临时大总统会。首先,将头天夜晚预备会投票揭晓,计有候选资格者四人∶孙中山、黎元洪、林淮唐、黄兴。
但林淮唐在上海时,便已经公开通电全国,表示他在海珠亭事件时,就已经宣布下野,如今更不便参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的选举,为表赤诚大公之见,林淮唐单方面在上海宣布了放弃竞选临时大总统的资格。
而后,南京的各省代表会上,便分票于十七省代表,由有南京各省代表会临时议长汤尔和按省份次序逐呼省名,依次投票。开票结果,孙文得十六票,黄兴得一票,孙以超过投票总数三分之二以上,当选为临时大总统。
当选举结果揭晓时,众呼中华共和万岁三声,是时音乐大作,在场工农学商各界互相祝贺,喜悦之情,达于极点。即便是意见很大的立宪派代表程德全、张謇二人,也不得不刻意做出欢笑之态。
代表会又立即作出决议∶各省代表具签名书,交正副议长,欢迎临时大总统来宁。正在三路大军保护下,准备前往南京的孙中山得知当选消息后,立即复电南京各省代表,表示接受。
电文里写道∶
“光复中华,皆我军民之力,文孑身归国,毫发无功,竟承选举,何以免当?惟念北方未靖,民国初基,宏济艰难,凡我国民,具有贵任。诸公不计功能,加文重大之服务,文载不黾勉从国民之后,当克日赴宁就职,先此数复。
不久后,林淮唐、孙中山和陶成章三人,又各自代表着他们所相对应的革命党组织,分别发出了一封告全国同胞书的电文。
其中林淮唐所发的先锋队告全国同胞书,内容大体如下:
……夫中国专制政治之毒,至二百年来而滋甚,一旦以国民之力踣而去之,起事不过数旬,光复已十余行省,自有历史以来,成功未有如是之速也……
……是用黾勉从国民之后,能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端在今日。敢披沥肝胆为国民告:国家之本在于人民……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
……今以与我国民初相见之日,披布腹心,惟我四万万同胞共鉴之!
==
求求月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