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百五十四章 冯焕章

陆建章刚刚从天津回到北京,他那个不成器的内侄女婿冯玉祥,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掺和进革命党里头也就算了,毕竟陆建章也明白,现在年轻人都把闹革命当成一种羊气十足的时髦事,谁不谈点革命、论些主义,就好像土老帽似的。

但冯玉祥千不该万不该,居然参加到了滦州起义里边去了!

当初滦州兵谏,吴禄贞、张绍曾和蓝天蔚几个人围在北京周围,曾经让北洋团体、让袁宫保是多么被动啊?

好不容易用刺客搞掉了吴禄贞,又夺了张绍曾的兵权,再把蓝天蔚赶走,北京周边地区,才算是重新恢复了北洋军固若金汤的统治。

这种时候,二十镇底下的官兵居然自己行动了起来。好歹滦州兵谏时,张绍曾还顾着一些北洋团体的情分,只是威胁朝廷扣押军械和机车,没有真的动武,如今王金铭、施从云等人却是真的起兵谋乱,险些就打到天津来了。

王金铭和施从云都是二十镇的基层军官,不像吴禄贞、张绍曾等人有威望,拉不动多少人。偏偏就这么一点人头,就包括了陆建章的内侄女婿冯玉祥在内。

如今朝廷和北洋,都在风雨飘摇中,陆建章又替袁世凯掌握着北洋团体的情报系统,结果自己家人却出了事情,这让陆建章怎么和宫保交待?

还好——袁世凯是一个老于世故的旧官僚,是在大清乌漆墨黑染缸似的官场里,斗到最后、赢到最后的人物。

滦州起义的消息传到北京后,袁世凯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派兵镇压,而是亲自找到陆建章,把冯玉祥参加“滦州兵变”的事情通知给陆建章。

“朗斋啊,咱们认识多少年了?大伙都是自家人,焕章这小子的事情啊,你看看怎么办、怎么处理?我看呢,还是要你出面,先把焕章带回来,在家里先待一段时间,读书思过。革命嘛共和嘛,这些道理他才多大岁数?他真懂得嘛!朗斋,你还是去把焕章带回京师来,管一管他,若共和真是救国的良方,咱们也不吝给他小子认个错,也咸与共和一回嘛。”

袁世凯这番表态,即便陆建章如此老谋深算的人,也都觉得老头子果是情深义重之人。人待我如此,不把北洋团体这局面维持住,那我陆建章真算白活啦!

很快,陆建章就亲自赶到天津,拿着袁世凯写的手令,又把冯玉祥从牢狱里给捞了出来。至于和冯玉祥一起起义的王金铭、施从云两人,都没有陆建章这么大的后台和靠山,只能代冯玉祥而死了。

就在冯玉祥走出天津监狱的同时,黑压压的长墙之下,砰砰传出两声枪响,还很年轻的冯玉祥脑后的辫子已经剪掉,额前的头发却还未生出,他回过头,看着牢狱黑洞洞的大门,眼里不禁湿润了起来。

“狗鞑子……狗鞑子……奴才!”

但陆建章还走在冯玉祥前面,他的这句话,便只能留在自己内心的深处呐喊了。

天津的空中也在飘着小雪,幽燕之地比较长江流域还冷得多,屋檐下都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冰锥,白闪闪一片,寒气笼罩在上边,又显得天津卫雾蒙蒙的。

陆建章递过一条貂皮围脖给冯玉祥,语重心长道:“焕章呀,这共和……你知道共和是什么意思吗?就跟着人家闹革命,人家是拿你们这帮年轻人当枪使啊!他孙中山这么厉害,怎么不见他自己来北方,让你们这么年轻的孩子往前顶,算他妈个屁。”

冯玉祥接过围脖,又低下头,没有说话。

他们两人往车站方向走去,但走着走着,冯玉祥就被天津卫街边的风景吸引住了——

那是些什么?

许多酒楼、茶馆的门店上,都张贴满了红色的大字报。

上头林林总总,都写着类似“本店今日不开张”或“本店今日无人”一类的横幅。

陆建章苦笑道:“闹,都跟着闹,这帮‘万岁友’,全被林君汉给煽动起来了。”

“‘万岁友’?叔,什么万岁友?”

“呵。”陆建章冷冷道,“还不是南方那个林淮唐?抓着德国人的事情做文章,现在闹得全国都不安宁呀!他南方跟着闹就罢了,如今北方许多人也凑起热闹来,天津几个下九流的苦力工人也牛气起来,成天说什么罢工,害得天津卫起码四分之一的店找不到伙计,开不起张。他们这帮什么工友,天天喊一个叫做打倒帝国主义万岁的口号,商户们便都讥讽他们叫做万岁友。”

冯玉祥一眼扫过去,这片胡同恐怕半数商铺都没有开门,看来都是受到罢工活动的影响。

万岁友的威力,似乎比陆建章说的还要更大。

“叔怎么不去抓他们?”

不想错过《民国不求生》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