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今后的舆论战中,社会党肯定也是会就“辛亥革命里谁才是中流砥柱”问题,和其他政治势力展开激烈论战。
舆论战的议题,你不去主动设置,就会处在被动的处境,就会遭到敌对势力的抢占。
主动去设置舆论议题,也是一种对组织和主义自信的表现,在林淮唐的记忆里,后世经济腾飞的中国,也要到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以后,才渐渐拥
有了在国际上主动设置舆论议题的自信。
林淮唐刚刚两句话,不算太友好,一下就让气氛变得有些凝重起来,便连黄兴这样公认好脾气的人,脸色都铁青一片。
这时候孙中山却突然插嘴说道:“夷白说天下间英雄少而庸人多,此话不错,但我也以为革命不在人多,亦不在枪多。要推翻清朝,多少机关枪、过山炮都不可能,唯有革命主义才是力量的源泉。我们必需要把革命真理传播出去,这个责任就在各位身上。如果我们成功了,中华民国就会得救,就会富强。如果我们失败,将来满清诸强盗就会卷土重来,民国四万万同胞又将沦为奴隶了。”
孙中山讲话很富有激情,但又充满了自说自话的味道。
不过林淮唐也承认,在这时候的民国,如孙中山一般形象开明典雅、落落大方,又有很强演说能力的政治人物,确实是极稀少的。
在演说方面,孙中山的能力还远强于宋教仁,这大约又是职业革命家与职业议会政治家的区别,毕竟一方的演说是以头颅演说,一方的演说纯是技术的表演。
孙中山侃侃而谈:“君汉,我也是从北京和上海刚刚回来,途中也在潮汕驻足停步。大家都知道潮州、梅州是贫瘠的地方,可是这次溯东江而上,所见两岸都是肥沃的平原,甚至山林丘壑也都苍蔚,因此我发见所谓的贫瘠,并不是真的贫瘠,而只是人事未到而已。”
于是孙中山就开发利源建设地方,兴借外债,修筑铁路,开矿山,树农场,建工厂等项大为发挥,讲了又讲,话题跑出去十万八千里不止。
孙中山谈的尽兴,心情又乐观又开心,道:“君汉啊,你应该支持宋遁初、也应该支持国民党。从利害观点论,国民党控制国会如果成功,袁世凯的权力就会被限制,那时袁世凯至多做一任的总统,以后还要换新人。遁初也是如此,他主持这第一届国会成功以后,短则四年长则八年,也要如我和克强这般,退出政坛,操办实业。
这以后呢?国民党的大局就要你们年轻人来主持。君汉,你加入同盟会那么早,从前受过克强和遁初许多指点和爱护,你又这样年轻,等到四年或八年以后,便要出山做总理甚至总统,也没人说不呀!到那时,我们一定都推举你来主持国民党的全局,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
如遇断更,未更新,可到新站www.yumitxt.com()查看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