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十六章 大选开始

两个选区划,分别由该区达赖喇嘛、班禅喇嘛会同驻藏办事长官遴选五倍议员名额的人员,于拉萨和扎什伦布组织选举会,各选举五名。

中央学会,由该会会员为选举人选举,但被选举人不以会员为限。中央学会属全国性高级学术团体,依临时参议院所定办法组成。会员无定额,由具备在国内外大学、高等专门学校三年以上毕业,或有专门著述经中央学会评定等资格

者互选,满五十票以上为当选。设立并规定中央学会为选举参议员机关之一,目的是为了选出学问优尚之人为议员。其选举在北京举行,以教育总长充选举监督。

华侨,初定由华侨居住地商会,后增加中华会馆、中华公所、书报社,各选出选举人一名,到京组织选举会进行选举。选举监督以工商总长充任。选举会会员因事不能到会,可委托相当代理人行使其选举权。

袁世凯和宋教仁相互妥协下产生的这部《国会组织法》和《选举法》,相比较林淮唐提倡的《国民大会召集办法》,无论是在组织形式上,还是在选举与被选举的资格认证上,都对中下层国民参政提出了更多限制,而且其中不少环节,允许地方行政力量介入,也给了当权者上下其手的机会。

但袁宋版选举法,也有几点优越处,例如其较重视蒙藏回地区的特殊民情,专门提出了几条应对当地特殊形式的针对性法条,对于增强蒙藏回地区国民对中华民国的认同度,有一定帮助。

其次,国民党的前身同盟会,长期受到海外华侨的资助,因此宋教仁也力倡国会选举中设立华侨专额,给海外华侨选举权以特殊照顾,这同样可以增强海外华侨群体对于中国的向心力。

但是袁宋版选举法,比对林淮唐版《国民大会召集办法》,也有许多显而易见的局限。

如,限制选举的实行,使一般贫苦大众被排斥于选举之外,选举法规定年纳直接税二元以上,或有值五百元以上不动产的财产资格才能获得选举权,固然不算太高,但它只能使一部分农民和城乡小资产者获得选举权,广大贫雇农和城镇贫民能获得选举权的则极为有限。

它同时又规定∶不识文字者不得有选举权及被选举权。因此,即便不受财产限制,多数人也将因此而丧失选举权。由此可见,国会选举实际上与一般劳动人民无缘。

而且林版国大召集法,对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并没有性别上的限制。而袁宋般国会组织法及选举法,则拒不承认女子有选举权及被选举权。

本来同盟会和光复会的元老革命者中,就不发进步女性,例如大名鼎鼎的鉴湖女侠秋瑾,如果活到现在,以其功勋,竟然也没有参政资格,岂不是非常可笑?

这条消息一经传出,就让国民党中不少的女性党员,当场宣布退出国民党,转而向支持女性参政权的社会党提出入党的申请。

除此以外,袁宋版选举法虽然采取限制选举制,按理应极大程度满足工商资产者的愿望。其实,除少数人外,相当一部分资产者(主要是商人)由于无田产,又未必能在小学毕业或拥有前清功名,显然不具备上述选举资格。

这样,许多拥有动产数万元,乃至于数十万元的中等以上商人,由于缺乏足够数额的不动产,竟然不能拥有参政权利,同样十分荒谬。

总之,这样对比下来,袁宋版国会组织法及选举法,对各阶层国民的吸引力,除了拥有较多田产的封建地主阶层以外,对其余阶层国民,均不如林淮唐提倡的国大召集法那样有魅力。

但作为北洋军和国民党媾和的最大产物,两部法律公布以后,从袁世凯到宋教仁,从段祺瑞到孙中山,南北无数人物,此起彼伏,先后通电响应,表示拥护,又向中国社会党炫耀出了极其强大的政治号召力。

当时林淮唐刚刚从广东、福建回到上海,他正坐着火车,准备从上海再度返回徐州,半路上就收到了国会大选正式开始的消息,看过那些发条以后,林淮唐望着前往悠长的铁路轨道,淡淡道:

“路漫漫其修远兮,北洋与国民党合作起来,我们也用不着去正面对抗。但国民们将会记住,在国会选举法诞生以前,中国社会党还曾经提出过另一个更完善、更优良的国大召集法。

现在人们普遍愿意接受袁宋版本的国会法,只是因为时势所迫。等将来袁宋般国会,暴露出其问题以后,则社会党提倡的国民大会,也将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当中。”

专程从徐州赶回上海,与林淮唐会面的林时爽问道:“中央同志,也都是这样认为——下一阶段的国会大选,我们要出多少力气投入进去?”

林淮唐手指北

不想错过《民国不求生》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