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的。
戊戌年袁世凯虽然出卖了光绪皇帝和变法派,也出卖了康有为和梁启超。但随着后来局势的变化,就连康有为自己都和袁世凯打成一片,关系火热,更何况是梁启超和他的学生蔡锷。
蔡锷以“士官三杰”的殊荣留学归国后,在广西、云南等地从军,与袁世凯没有太多的交往,但袁世凯一直把他引为亲信,蔡锷的几次升迁也颇受到袁世凯的帮助
。
本来晚清官场最主要的两大人物,一是袁世凯,二便是岑春煊。岑春煊是慈禧还在世时提拔起来制衡袁世凯的人,他多在西南和两广地区为官,而蔡锷的仕途也集中于广西和云南二省,袁世凯襄助蔡锷,自然也有希望拉拢蔡锷来牵制岑春煊的意图。
当然现在清朝早已灭亡,岑春煊也早就致仕归隐,但蔡锷和袁世凯之间的关系确实并非一般后人所认为的那样水火之不相容。
至少在当下,蔡锷与袁世凯不仅不是彻底对立的两人,而且友谊还非常深厚。
辛亥革命时,已是云南都督的蔡锷在致电黎元洪时就称赞袁世凯“闳才伟略,实近代伟人,即孙中山先生亦曾有民国大总统宜推项城之论”。
一旦清帝退位,南北议和,蔡锷更是几次发表通电,坚决支持建都北京;他电贺袁世凯就任大总统,称袁“闳才伟略,群望所归”;他给上海各报馆辟谣的电文中又说“况袁公一代伟人,中外钦仰”。
袁世凯对蔡锷欣赏非常,现今国民党在善后大借款的问题上已经退步,借款谈判完全告成也只是时间问题,英国和日本方面的一部分款项甚至都已经转过来了。
这笔钱除了用于偿付已用军费,以及用来激励前线平叛将士以外,相当一部分袁世凯是准备用来收买“叛匪”各级将领的。
最后剩下来的一部分钱,便是扩军之用。
自从袁世凯小站练兵起,他即积极抓紧军队,不过自他当总统后,已没有更多时间全神贯注于军队,北洋军人多是段祺瑞的学生和部属,下级军官几乎全是段祺瑞栽培的。何况袁世凯下野期间,虽然时间不过半年,可段祺瑞又是做陆军总长又是做国务总理,一手操行大权,在北洋团体中的势力渐渐抬头。
加以冯国璋长年在地方统军作战,中央的军事大权就完全由段祺瑞统率。过去,由于袁世凯的刻意平衡,冯段两派势力总是旗鼓相当,可以说是势均力敌,现在段派却有一骑绝尘的架势,袁世凯不可能不感到顾虑和威胁。
所以袁世凯早就有心重新建设一支生力军,这样既可以压制段派势力,又可以扩大北洋的军队规模,还能为北洋团体引入新生力量。
袁世凯拿起笔,突然间又问蔡锷:“南北战争,松坡以为中央胜算几何?”
蔡锷缓缓道:“国体共和,载在约法。有人敢违约法,国人必起而共击之,社会党人违背约法而动,大失人心,势必不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