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七十四章 大迂回

这样打,如能发扬舍命仗的精神,硬拼到底,第三师一定能胜利。”

红军的军官教育比较重视如地图测绘和侦察相关的工作,一般不强调死拼硬拼的战斗精神,但现在形势到此地步,杨若钧虽然连七成把握也没有,也觉得第三师只有坚决的打,放手的打,主观努力来创造条件,放才能化冒险性为创造性,取得胜利。

第三师在消灭济宁讨赤司令部以后

,迅速就集结了起来,大批黄色军装、灰青色军帽的战士踏着大步开始北上。远远望去,鲁西平野上已经形成了一支漫长的行军队列,青年的革命军人们扛着钢枪、背着迫击炮的零部件,还有许多匹毛色各异的战马奔驰其间。

在队伍的后方和两翼,则有大批民工驾着大车帮助红军运输弹药和辎重。

这些农民的故乡、村庄和家园,都被反动豪绅的“讨赤军”摧毁了。他们还有许多家人死于徐树铮“屠戮无遗”的命令之下,因此人人都满怀着复仇的怨怼和怒火,即便明知道帮红军做事将可能受到北洋军的报复,现在他们也都满不在乎了。

难道不为红军做事,不参加支援前线的志愿工作,他们就能活命了吗?讨赤军分明是拿着剿红军做个借口罢了,这些有钱有势的阔老板就是要趁乱杀人抢劫,扩大自己的财力势力。

他们一个个都富得流油,却不肯给老百姓们留下半条活路。

如此驱民为渊,就算没有许多社会党干部所做的细致周密的政治宣传工作,这些老百姓也一样会投入到红军的怀抱中。

三十多门迫击炮被卸下拆散,较笨重的大件零部件由骡马和大车运输,小件的零部件就直接由辎重营的战士手提肩扛。

徐州造的迫击炮重量已经很轻,最起码和北洋军使用的德国产克虏伯大炮比起来,要轻便灵活太多倍了,火力上虽然逊色不少,但也不至于说逊色到没法用的地步。

杨若钧继续强调第三师一定要昼伏夜出、秘密前进,并且政治部门一定要做好周密细致的群众工作,这才能保证红军能够秘密接近泰安,保证红军最后攻势的突然性。

他骑在一匹黑色的战马上,额头上密布汗水,更多的战士则踩着一双草鞋,铁脚板好像要踏平整个山东。

一面面红旗散布在红军前进的队列中,使杨若钧想到了两年多以前他在南京城下第一次受到林淮唐嘉奖表扬时的情景。

这,就是红军的威力;这,就是人民的伟力。

杨若钧相信山东战场的胜利已经唾手可得!

不想错过《民国不求生》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