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执委书记局中,以军人出身的林述庆脾气性情最为暴烈,他直接拍案而起:“解放战争打垮了大军阀袁世凯,但全国各地还盘踞着不少小军阀,红军绝不介意继续打下去,直到把全国上下所有的小军阀消灭殆尽!”
“对。”
代理书记刘师复赞成道:“银元风潮以后,中央财经委员会已经用经济手段,控制了京汉铁路、京张铁路、京奉铁路、吉长铁路和广东铁路的路权。多数股权,现在均受中央财经委员会的控制,列强也没有借口出面干预我们全面接管五大铁路的管理权了。”
刘师复接着说:“地方军阀如要阻止红军接管铁路,那么我们就有合理的名义采用武力消灭他们。如此情形,相信这些军阀不仅不能得到地方上的支持,就连其内部次一级的军头、军官,也不会服从。”
林淮唐还不能确定欧陆战争爆发的具体时间点,但社会党和红军内部,都对现在欧洲大陆的局势进行过好几次兵棋推演,大家都断定欧战之爆发,极大概率就在今年——1914年——年内。
一旦欧战爆发,那么列强在华势力就必将大规模收缩,日本则会获得空前的行动自由。
北京事变一役,日本对中国的狼子野心已然暴露无遗,一旦欧洲列强都收缩回去进行欧战,那么日军对中国的军事干涉甚至于大规模的全面入侵,也便迫在眉睫。
所以林淮唐必须在日本干涉军入侵以前,先行完成打扫干净屋子的任务。
“新政府不能再容忍中国出现国中有国、军中有军的局面了。”
林淮唐指向蔡锷和王士珍两人,断然道:
“我知道松坡兄在西南人物里很有一些影响力,聘卿先生则在北方颇多故人。二位,请转告那几位先生,如若他们还想再打一打,那红军自当奉陪,再打一个月、两个月……至多三个月的时间,彻底消灭他们,这也可以。
如若他们对当前局势看得清楚,政治上愿意按照黎元洪方案解决,军事上愿意迎接红军入省改编省军,那么中央政府愿意同那几位先生协商解决他们的政治地位问题。”
蔡锷听着林淮唐的话,眉头紧皱,他精神压力大的时候就会引发喉疾,忍不住咳嗽起来,而且咳嗽几声以后,便在手帕上呕出一口鲜血。
林时爽见状说:“松坡先生身体不豫的话……政府可以安排你尽快就医。”
林淮唐补充:“去海外就医,也是可以的。松坡兄人在哪里,都不妨碍帮助我们解决西南问题。”
蔡锷用手帕抹去嘴角的血沫后,苦笑道:
“现在全国国大选举办得如火如荼,那种民主政治的氛围,确实令我有耳目一新之感。但请问汉公,待国大选举结束以后,将以何种形式组织中央政府?若五马进京,中央又将怎样安排他们的政治地位、怎样解决五省省军的安置问题?
这是重中之重的问题,中央若不能给出承诺,我想冯国璋也好、唐继尧也好,是不敢来北京的。他们一定希望继续维持现状,拖延下去……近来欧陆局势愈发紧张……”
蔡锷慢慢抬起头,眼里思索极多:“万一欧陆列强擦枪走火打起仗来,日本就能毫无阻碍地入侵中华,彼时五省更有可能借机坐实割据之现状。”
蔡锷并没有参加过红军内部召开的那几次欧陆局势推演会议,仅仅凭他个人的判断,就能估计出欧陆形势已经紧张到了千钧一发的地步,这种判断力还算出众。
林淮唐和林时爽、林述庆、蔡绮洪、刘师复等人对视一眼后,回答道:
“过去的北洋政府忽而为议会制下的小政府,忽而为总统制下因人设官的临时性政府,从这几年的实践情况来看,这两种形式都不能使政府稳定行政,也不能适应于民国的实际情况。
因此待国大选举结束以后,我们设想组织一个较大规模、治理能力更强的中央政府。这一政府在接收工农联盟领导的前提下,是可以存在联合政府的形式,我想即便中间派与右翼占到三分之一也不成问题。
我们决意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的、坦白的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给他们工作做,使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有职有权,使他们在工作上做出成绩来。”
林时爽点点头:“这都是没问题的,新政府将不会是议会制下的小政府,也不会是袁世凯那种因人设官的总统制,而会是一个大政府,并且将像社会党的组织一样,继续采取集体领导的原则。”
北洋政府是一个典型的小政府,内阁之下仅设有外交部、内务部、财政部、陆军部、海军部、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