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县。
武鸣县县城建于明洪武二十四年,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原来叫做武缘县,民国元年陆荣廷任广西都督以后,他自认为是“因武功而一鸣惊人”,所以才做主将武缘县改名为武鸣县。
这座县城规模不大,但却卡在从桂柳一带南下进攻南宁的要道上。过去武鸣县附近驻有二旅滇军协防,但自从红军进京以后,唐继尧就逐渐把滇军部队大量撤回云南,到现在在武鸣县附近就只剩下叶荃部一个团的滇军部队。
叶荃是个老同盟会,也是滇军元老,辛亥革命以前他就已经做过六十六标标统和安徽讲武堂的总办,在滇军中的地位、威望都很高,政治立场也较倾向进步阵营。
但叶荃也是因此受到唐继尧的忌惮,辛亥年时叶荃就已经是滇军援黔部队的师长,资历很老,按理来说即便民国肇造以后滇军几次整军,叶荃也至少应该还是个师长或者旅长,绝不至于仅一团兵力。
更何况就连这区区一团部队,也几乎等同于滇军的弃子。
随着唐继尧逐步把驻桂滇军都撤回云南,滇军和桂军之间的关系也渐渐恶化,这种情况下,叶荃仅率一个团驻扎在桂军的大本营武鸣县,自然十分危险,随时有被吞并之忧。
“叶团长,桂平失守,广西现在已经到了最后时刻,昆明方面到底何时才能出兵增援?”
向叶荃发出质问的人,就是和叶荃所部同样驻扎在武鸣县的桂军旅长马济。
马济是陆荣廷的义子,可谓桂军嫡系中的嫡系,他从前对滇军这些打着“援桂”名义跑来广西贩卖烟土的双枪兵厌恶至极,可今时不同往日,眼看红军正以排山倒海攻向南宁,大有炸平十万大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这时候马济反而又关心起了滇军的去留,希望云南方面能多派一些人来协防了。
叶荃只笑说:“老兄你是知道我的,我不善打仗,在蓂帅面前也讲不上话,现在驻桂滇军军事方面的事情,都是由我的副团长胡若愚来办的。老兄有什么问题,可以去找胡若愚谈谈,我的话没有分量啊。”
马济大概知道一点叶荃在滇军内部受唐继尧猜忌的事情,所以对叶荃这番话毫无疑虑。事实上叶荃的副手胡若愚也确实是唐继尧的警卫部队佽飞军出身,属于唐的心腹骨干,明摆着就是用来监视叶荃的。
马济叹道:“现在桂北一带我们兵败如山倒,南宁局面到底能维持到什么时候谁又清楚!干帅派了人去河内找后路,可到底能不能有效果我也不清楚。”
“干帅联系到河内的殖民地当局了吗?”
“不错,法国人对我们有一点兴趣,但事情还在谈,没有个把月肯定谈不完。”
马济的话立刻就让叶荃警觉了起来,如果桂军真和越南的殖民地当局搭上线,中越边境今后恐将多事矣!
“干帅就是在中法战争的时候发迹的吧?法国人会帮我们吗……”
马济回答说:“法国人只想扩大他们在广西的利权,只要我们先答应下来,混过这段时间就行。”
陆荣廷出身贫苦农民家庭,他小时候父亲陆业秀被村民诬为与“长毛”太平军勾结,要“招引”太平军入村,结果被当地村民活活殴打致死。后来陆荣廷母亲又改嫁,他无人照顾便渐渐沦为孤儿、乞丐,处境凄惨。
光绪年间陆荣廷更因为打死法国传教士的一条狗,被迫逃避到土司坟地,不久以“不抢中国人”为前提,入伙越境行劫,从此被迫上山为匪,专与法兵为敌。
中法战争爆发以后,陆荣廷被清军招安,随唐景崧部深入越南境内,以杰出的山地丛林游击战术专与法国侵略军为敌,那兰之战中,陆荣廷率众痛歼法军多威大卫部队23人,击毙其副手闭亚一,正是此战以后陆荣廷声名大噪,奠定了他今天独霸广西的地位。
正因为陆荣廷曾有过这番“抗法”的反侵略光荣历史,所以叶荃才很难相信陆荣廷竟然会如此干脆利落地选择投靠法国人的卖国之路。
叶荃心里顿时紧张了起来,他送走马济以后,马上就躲着胡若愚叫来了自己在团部里的几名老同学,又把桂军正在联络法国人的事情同他们讲了一遍。
“红军那里……透过我以前在陆士的几个同学,华南野战军是希望咱们阵前起义,配合红军包围消灭桂军主力。”
叶荃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昆明那里,唐都督一直在拥戴红军的问题上首鼠两端。最近我听说昆明那边情况出现了很大变化,唐都督很可能会转向拥护社会党的阵营,但问题是现在一面是桂军联系法国人有卖国的嫌疑,另一方面是红军的进攻速度远超我们的预料,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