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章 黑色金属

关于首都,还有国旗国号这些问题,林淮唐并非没有做过具体的打算。只是他内心的野望如此深远,一切自由人的自由联合,必须解放全世界才能解放自己,那么北京或许便不适合充当这样一个革命国家的首都。

不是说北京的封建残余更多,而是单纯从地理上考虑,北京仅仅适合作为一个兼具关内外地区的国家首都,它的辐射范围也仅限于前清遗留下的版图。

如果林淮唐的理想不仅是局限于清朝国力最强盛时的版图呢?

那么除非是仅仅向北延展红旗映照的范围,否则无论赤旗继续向东方突破海滨之限、向西方穿越崇山峻岭与广袤沙漠,还是向南方直到南十字星飘扬的土地,北京所处的地理方位局限性就都非常大,无法起到中心枢纽的作用了。

国号、国旗的考量也是如此。

虽然全国军民似乎都已陷入了“和平狂热”里,但在林淮唐自己看来,暂时被冠以“中华民国”这个名字革命国家只是处在一个极为短暂的过渡期里,整个国家的体制、形态、法律、统治范围和人民都还远远没有到达可以确定下来的地步。

民国,尚处于革命的动态之中。

所以,至少要再花费四五年的时间……如果欧战的情况没有太大变化,那也就是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只有彻底打败日本收复包括台湾在内的所有国土,并且彻底改造东亚地区目前的国际秩序以后,林淮唐以为那才是重新确定国号、国旗等具体问题的恰当时间。

这些考量,才是中央革命政府之所以没有出台首都建设方案,也没有对北京进行超大规模改造的最重要原因。

但即便如此,新政府对北京市政的种种改造,即便在这一年来的时间内,也依旧超过了过去清朝时期和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总和。

市政建设包括能源供应、交通道路建设和供排水系统。

北京供热方式长期以来采用火炕、火炉,1886年北京的俄国道胜银行首先采用锅炉供暖。此间各国使馆,北洋政府旧议院机关等先后引进锅炉房,安装暖气设备。

但是锅炉供暖的初期,技术和设备大多进口。直到去年年底开始,才有中央拨款设立了北京公共汽炉公司,开始成规模的自行生产铸铁锅炉,散热器和水暖零件。

北京最早的公用发电厂,也只是1906年时才开始正式对外供电营业的前门西城根发电厂。也就是说北京的整个公共供电历史,到今天为止都还不满十年。

民国元年的时候,西城根发电厂虽然经过了三次扩建,装机七台,总容量也只有三千千瓦左右,但即便如此北京的供电能力放在整个中国,也就仅次于青岛、上海、徐州和天津而已,甚至还超过了汉口和广州的发电能力,特别是西城根发电厂使用的两台一千千瓦机组,还是华北地区首次出现的低压汽轮发电机组。

由此也可见到,清末民初以来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之落后,已经到了何等程度。

社会党入主中央以后,先后从徐州和青岛多次借调发电设备,今年年内才刚刚建成石景山发电厂,总装机容量为西城根发电厂的四倍左右。但是要供应今后北京的城市生活和工业生产所需,那不把装机容量再提高五倍、十倍的规模,一定不够。

至于新式的柏油马路问题,那北京过去的情况就更令人难堪了。

作为大清朝和民初的首都,直到社会党入主中央以前,北京城区内竟然连一条柏油路都没有!这不仅比传统的“上青天”三大一线城市落后,而且还远远不及在革命政府治理下飞速发展的徐州。

直到去年北京市政府才开始以王府井为示范区,开始进行道路修整,铺设了北京的第一条沥青道路。为了规范改造建设道路,北京特别市市政府将道路规定为5等6级,并有不同的路幅标准。路面基本为碾压的石渣路,砌有路牙,并设排水沟。西长安街、前门大街、西单等地都陆续改修成柏油马路。

到民国四年也就是1915年下半年时,北京内外城道路沥青、水泥混凝土、石碴和水泥灌浆石渣路面的总长度才堪堪接近一百公里而已。

至于供水问题,过去北京供水长期采用地下水和自然河水,自来水供应始于1910 年3月20日京师自来水公司的正式供水,但排水、供水系统的管理混乱以及北京周边自然河水的匮乏,都使得北京的用水依旧大成问题。

刘师复和李大钊开始主持皇城改造工程以后,北京特别市市政府对北京内外城的所有沟渠都进行了详尽的全面调查,市府的工程人员甚至发动群众力量,向许多乞丐进行询问调查,这才终于制作出了北京完整

不想错过《民国不求生》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