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快速解决如此之多移民的居住问题,辽宁省军区的副司令员张作霖最先提出了干打垒的办法——随着越来越多的红军涌向关外,像张作霖这些东北旧军人的地位也就显得日渐尴尬起来,他们中多数人实际上已经赋闲,包括张作霖自己本人虽然是军区副司令员,但实际上除了自己的警卫以外就连一个兵都使唤不动了,好在张作霖头脑清醒,没有因此对抗中央,而是想
方设法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试图通过其他渠道来提升自己的地位。
所谓干打垒,这是一种简易的筑墙方法,在两块固定的木板中间填入本地产的粘土和干草,混在一起放进木框里面反复地捶打,干打垒就是用这种方法盖起的简易房子。
东北野战军的官兵们都被动员起来,这些关内军阀武装的士兵现在都改行做了建筑工人,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就建起了十几处干打垒群。
而国际纵队来的志愿者建筑师们,也就地取材,学习当地的建房经验,把干打垒的技术进行改良,建设了一排排长得一模一样的四四方方的房子,盖着弧形的房顶,为从关内地区调来的成千上万工人提供了人均九平方米的住宅空间。
对建筑师而言,这种房子和现代化大城市根本不沾边,但对垦荒的移民们来说,这些整齐划一的方形大房子还是令人眼前一亮,似乎昭示着一种全新的生活。
东北的大豆和小麦正在为这片黑色的肥沃热土带来更多的机器设备,一船船粮食谷物离开营口和秦皇岛的同时,也有着无数货轮运载着英国和法国由于转型为兵工厂而淘汰下来的大量工业生产设备。
烟囱丛立、浓烟滚滚的东北新面貌,已经暗流涌动在雪后开春的金色麦田之上,要不了多长时间,这里的厂房就将装满庞大的机器,烟囱里冒出的白烟,则是工业化最为具象的一幅画卷。
几名日本军官,坐在刚刚从关东洲开回本土的轮船上,所有人尽皆神色忧虑。他们眺望着远处渤海湾灰色海面上千帆竞发的轮船,每个人的心底都沉甸甸的,中国一天一天变得好起来了,那么日本呢?
中国人通过革命迅速强大了起来,日本的道路又在哪里?
明治大帝留下的遗产,还能供这个脆弱的岛国享用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