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更重要的消息面前,俄国在中东铁路问题上所做出的让步,马上就变得毫无意义和价值了。
“沙皇尼古拉二世正式宣布退位!”
就在3月11日,尼古拉离开首都前,给了他的新任首相一份他签了字的命令,要求解散杜马。他还给这位忠诚但无能的彼得堡老官僚一条指示,如果有必要,可以保留文件不予公开。这位老官僚就在这个时候把沙皇解散
杜马的命令给了议员们,议员们立刻投票同意不予理睬。
次日,也就是3月12日当天,得到了尼古拉二世离开彼得格勒消息的首都守军们就发起了哗变,他们加入抗议人群,首都的巨大武器库受到攻击,武器库被占领,武器遭到劫掠,数千支步枪流散到城市的四处,流入革命者手中。秘密警察的法院和办公室被焚毁,监狱被攻破,所有政治犯都重新获得自由,有的逃跑,有的加入革命。
尼古拉二世本人号称要前往前线军队的总司令部调兵,但实际上走到半路上获悉彼得格勒守军暴动的消息后,便又改变主意决定返回首都安抚军心。这一举动堪称愚蠢,尼古拉的火车在一个名叫普斯科夫的乡下小镇被截住,军队高层的将领、皇族内部的掌权人士都纷纷发来电报要求沙皇退位,这又俨然是一场罗曼诺夫王朝上层酝酿已久的密谋。
但在这场密谋中,那些自视甚高的权贵们借用了“革命”的名义,殊不知“革命”的车轮一旦转动起来,就不是任何人所能利用的事物。
沙俄政府中一批认为尼古拉二世软弱无能,因而希望借“革命”名义换一个新皇帝的权贵们,很快就会明白当“革命”的束缚被解除以后,革命自身就会拥有源动力,任何人都必须跟随革命前进,否则就会被抛下并彻底碾碎。
直到3月15日,群龙无首的彼得格勒出现了两个临时政府,一个是杜马推出的政府,另一个林淮唐则熟悉得多,是由首都工人和士兵代表组成的彼得格勒苏维埃政府,按照其组织原则来看,也可以翻译为彼得格勒国大政府。
“苏维埃!”
林淮唐紧紧握住刘静人发来的电报,他知道历史的时刻又一次降临,这一回人类的历史又将通向何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