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录时,摇着头苦笑起来:“这个刘书生,他肚子里是开了家钢铁公司,主意比谁都硬,立三你回去和师复好好说,告诉他事不过三,再闹下去中央是要用党纪来处分他的。”
李立三给林淮唐送来的备忘录上,除了刘师复写的应当加速进行农业集体化的建议以外,还包括了中央政府应当加强地方工会的领导地位,避免农村里的封建宗族势力利用农会这一工具夺权等等
提案。
林时爽看了一眼备忘录后,也和林淮唐说:“刘师复这是把工会的地位看得比党的地位还重要啊?要我说只要加强党的领导地位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他一味提工会就不太好了喔。”
刘师复在备忘录里写的是地方上的党组织,相当一部分也受到农村封建宗族势力的渗透影响,只有工会还比较“纯洁”一些,所以他认为必须要提高工会的领导作用,才能避免农民习气、小农主义的负面影响。
这一点自然就令现在分管党务和组织工作的林时爽感到大有问题。
在书记局内林述庆只关心军队的问题,他本质上对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没有太深研究,更不是社会党最核心的黄花岗起义参与者,所以总会控制着自己的话语权。
蔡绮洪在参加革命以前曾在印度和南洋都投资过橡胶种植园,算得上是半个资本主义农场主,他对农业工作比较了解,在农村政策问题上则旗帜鲜明地反对刘师复的大规模集体路线。
蔡绮洪很干脆地说:“师复种过几天的田啊?他是个没下过乡的书生,说难听些就是五谷不分,我就不认为师复对农村问题能有什么发言权。照他那么搞,我们今天光是推进农村的合作化就已经千难万难,只有在山东、淮海和福建这几个省合作社建立的比较多,其他地区老百姓肯自愿参加合作社的人就太少了,照师复的干法,要比合作化再进一步直接搞集体化,还要把土地从农民手上重新收归国有,我怕闹得天下大乱全国造反是小,饿死个几百万人是大啊!”
“燈途,你的意见?”
“现在这样就很好啊,我们还是要主张农民去发财,农民要先发财致富,工业化不能剥夺农村,而是要发展农村经济,扩大发展农村市场容量,农村富了,那么工业自然而就会发展起来,这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师复要揠苗助长一定会出大问题。”
林述庆突然插一嘴说道:“自然而然的发展是很好,但一个自然的周期是多长?赶得上日本或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对我们发起全面战争的时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