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百一十五章 生死临江城!

1918年3月份以后,就算是鸭绿江畔也逐渐春暖花开,气候大大好转,去年冬天日军强渡鸭绿时封冻厉害的江水也重新变得汹涌澎湃起来,江水里一人大小的浮冰则全部消融,不见了踪影。

在鸭绿江两岸,麦苗已经返青。

今年年初日军进攻临江时费尽千辛万苦,伤亡非常大,如今占领这座城市以后除了打通进攻东北腹地的走廊以外,并没有取得其他战果。

临江的城市经过战火摧残,特别是红军撤离临江时爆发的殿后阶段巷战,更是把这座国境线上的城市打得破破烂烂,处处可见战场硝尘的遗骸。

现在市内驻扎有大量日军,物价飞涨、市场萧条,街市上悬挂起日章旗以后本地居民更是每天都要趁夜色逃走许多。没有多长时间,临江就几乎变成空城,完全沦为了日军的一个大兵营。

连日大雨,河水暴涨,已经化冻的黑土地一片泥泞。在鸭绿江北岸的各条道路上,都见不到红军的踪迹,只有朝鲜军留守后方的几个独立混成旅团还在耀武扬威。

这里是战场的第二线,谁都知道红军主力在日本军队的连番猛攻之下已经狼狈撤往通化一线。虽然在红军具体的伤亡数字上,日军内部也有不少争论,例如负责防守帽兜山一线要隘的步兵第39联队联队长冈村宁次就认为红军的实际伤亡并不大,但他在陆士和陆大的前辈旅团长松井石根意见则相反。

松井石根是目前临江日本守军的最高统帅,麾下除了本部的一个独立混成旅团以外,还包括了冈村联队和荒木旅团两支部队,总兵力大约在一万四千人左右。

即便通化的红军实力真的就像冈村宁次猜测那样,其实没有在临江保卫战里受到多么严重的打击,从兵力对比上来说,松井石根也不认为通化红军有可能威胁到临江。

就算通化红军真的想发起反攻,以他们的力量也不可能迅速突破临江一带日军的防守阵地。松井石根最多坚持两三天时间,就能等到九连城和宽甸一带朝鲜军主力常备师团的援助。

两相夹击,红军不是来送死吗?

松井石根只是有些遗憾在太子河会战即将爆发的关键时刻,自己竟然只能待在战场的第二线,旁观着其他同学去立下不世功业……临江除了少量朝鲜人组织的游击队以外,日军一万多人的守军根本没什么事情可做,这太让人遗憾了。

这天早晨,松井石根刚刚处理一桩朝鲜人间谍案,以军法在院子里就地枪毙了十多名被他怀疑有间谍嫌疑的朝鲜人。血腥味儿还没散去,就有几名参谋带着冈村宁次的信件从城外赶了过来。

由于今天天气较好,松井石根的心情也还不错,他在吃早餐的时候看到冈村宁次的信,信里面的内容无非是冈村宁次说什么他根据侦察怀疑红军正在通化一线集中至少几十万人的庞大部队,即将对临江发起规模空前的大会战。

对此,松井石根只是觉得有些好笑。

几十万人的大部队?这怎么可能!如此大的军事行动,日军上下不可能直到今天还毫无察觉,中国人更不可能凭空在临江变出几十万人马来。

现在田中义一大将即将发起太子河会战,这是帝国军队与中国红军决胜的最关键时刻,松井石根不可能因为冈村宁次一个人毫无端由的妄想,就要求司令部抽调生力军到后方来。

松井石根摇摇头,一边就喝光了碗中全部的味增汤。为了确保前线军人的粮食供给,日军也是竭尽全力,像松井石根这样的混成旅团旅团长一餐也只不过吃两个梅子饭团和一碗味增汤而已。

但就在松井石根刚刚抓起饭团的时候,他敏锐的双耳便骤然一动,放着空碗的那张桌子也“啪”的震动了一下。

松井石根面前送信的年轻军官,脸色茫然:“阁下……您听到炮声了吗?”

话音才落,一连串闷雷般的隆隆炮响就在北方炸裂,敲响侵略者丧钟的时刻即将到来,轰的一下,松井石根在惊吓中拍案而起。

“这不可能!”

而在临江城外的帽兜山,冈村宁次则比他陆大的老前辈松井石根谨慎得多。通过这段时间以来对朝鲜间谍的严刑拷问,冈村宁次就已就经隐隐约约感觉红军很可能将对临江一带发起进攻,只是之前他都不太确定红军的进攻规模

直到前几天第39联队又抓住一支朝鲜人游击队,还从中辨认出了不少中国人。这些中国人很显然就是红军官兵,严刑拷打下虽然多数人宁死不屈,但还是有一两个人的嘴巴被冈村宁次撬开,使他意识到红军正在通化一带秘密集中大量部队,很可能将发起一次几十万人规模的战略大进攻!

不想错过《民国不求生》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