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七十五章 新的国民精神

化。就算是没有受过近现代民族和国家教育的普通老百姓,也能直观感觉到从前欺负人的教民、买办和洋大人都不见了踪迹,分到土地的农民,生活待遇完全改善的工人,就算他们不懂现代民族、现代国家,可是只要给这些普通人以最基本的安定生活,他们就愿意向整个社会贡献出自己朴素的善良……

一些在公私合营的过程里“吃过亏”的大小老板,也站了出来捐钱。他们用产业的经营权换取政府发给的定息,生意是没法做了,可随着物价和金融的稳定、人民元的发行、各种生活物资供应能力的大幅度增强,阔老板们也发现手里的定息收入其实不算低,有的人生活水平比起革命以前甚至还有提高。

他们不用再受贪官污吏的索贿和宰割,也不用雇佣一群打手护院,丢掉良心成日里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这种心理上的安定本身也是一种价值。

为了维护这样的现代生活,很多人都愿意拿出真金白银来帮红军的忙,这也是毫无疑问的。

再来,就是海外的华侨。

因为时间仓促,海原大地震的消息在国外传播没有那么快,海外华侨华人们要组织起来捐款捐物资,或者回国参与救援工作,也都没有那么快。但负责分管侨务的陈嘉庚自己,已经率先捐款,他变卖了新加坡的橡胶公司,在大地震的第二天就捐了二百万元,同时还自费买了一艘三千多吨的英国籍轮船,专门用来往国内运药品。

南洋、北美、欧洲的华侨华人爱国团体,在这两天也相继动员了起来。北美华侨还跟美国的产联工会合作,在旧金山成立了全美筹赈地震灾害总会,把一大批美国劳工界的代表也拉了进来,并推举了曾到过中国的伊丽莎白弗林担任筹赈总会主席。

原来庄文统和陈嘉庚是想劝说美国社会党有名的记者和主编约翰 里德来担任总会主席,因为里德在美国各界的知名度要比伊丽莎白弗林女士更高不少,他在美国社会党党内和产联系的工会团体里也特别有威望。

不过里德强烈提出他想直接到中国去,直接到震区去采访并写一篇足以打动全世界人心的报告文学,这个决定才不了了之。取而代之的,则是庄文统很快就为里德买好了去中国的船票,约翰 里德很快就能去看一看他朝思暮想的中国革命现状和那位著名的书记长林君汉先生了。

不想错过《民国不求生》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