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有效率的人口集聚,现代化整齐的路网布置在城市之中,人们有秩序地生活在“居住单元”里……
在1924年这些话听起来其实还挺离谱的,但当林徽因假期回北京把这些话一五一十告诉林淮唐时,在林淮唐耳朵里听起来,这些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思路当然就非常熟悉了。
他自己确实不懂建筑学,不过还是能够靠后世的经验来分辨出正确与否的道路,也不得不说法国在设计领域的积淀确实非常深厚,在许多常人没有直观感受的领域,其实已经在历史上给人类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巨大影响。
林徽因做完自己的工作以后,就收拾好东西准备下班,她在青岛是住在刘师复家里——嗯,刘师复在主动退出书记局半隐退以后,就到青岛定居,他在这里和几个老朋友开办了一所主要为工人子弟服务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了摸索职业学校发展方向的工作上头。
刘师复和林淮唐一样都是独身主义者,至今未婚,甚至他在家庭方面的思想比林淮唐还要激进许多。只是这段时间林徽因借住在刘师复家里以后,让他一直有些头疼,林徽因每天都要给他转几封林淮唐发来的电文,他很清楚林淮唐希望自己回到书记局工作,只是为了保障党内的团结。
但是中央对他的工团主义思想,那是一点都不感冒。林淮唐没有公开提出批判,没有组织党内新生一代的理论家们来抨击刘师复,也是给他留面子,同时也是不认为刘师复能在林淮唐主导的党内掀起什么像样的风浪。
这点就很让刘师复受伤,他从前到现在一直都信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也一直相信民主的原则是党内政治生活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可是在工业建设的大政方面,刘师复是切身感受到中央一点都不在乎一线工人的切身感受,过去好像林淮唐还允许一部分工厂由工人直接管理,可自从一五计划以后,随着大型工厂越建越多,随着工业的规模和专业性都急剧增长以后,国内由工人委员会自行管理的工厂数量也就跟着急速下滑。
一五计划里新规划修建的大部分工厂,都基本回到了厂长治厂和专家治厂的老路,刘师复甚至觉得搞成这样,经济发展的确是快起来了,可那和资本主义国家又有什么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