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加速人口流动,目前各国之间互相派遣大规模的援助代表团就很不错。”
谢葆璋听得连连点头:“人们都说方子明是南天王,依我看来,你在南方干得真有一套,就这番话理论水平不是要比中央人大那些哲学系教授强得多吗!够得上南天王。”
方声洞呵呵一笑:“我还不知道红军国内有人想捧杀我呀?就陈更新那批老部下,不少人就看我不顺眼,我手底下同样有批将军呦,自己在红军里圈出一个个山头来,觉着我们华南山头的就要跟华东山头不对付,我谈了多少次也管不住,不谈了,等着他们将来吃苦头。”
谢葆璋说:“也是好笑,谁不知道陈更新、方声洞两个人相交莫逆。”
“就是有人不信嘛,就是有人硬觉得我们哥俩儿在这个位置上就必须得互相斗着,太好笑了。”方声洞冷冷一笑,“镜如,你们海军最安静,千万不要扯进什么漩涡里面。我看着明白呢,中央现在有点儿混乱,万一君汉和时爽之间闹起矛盾,事情可就闹大了。五大会很关键,海军千万不要掺和。”
谢葆璋当然明白:“红海军里就我、萨总长,我们都掺和不进那么高层的斗争里去……子明,书记长和时爽书记真的不和?我不太相信,可是各方面都有些小道消息传出来,也有说法书记长和时爽书记是要一起整中央部委的官。”
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高国务会议
方声洞摆摆手:“我也很奇怪这些消息都是哪里传出来的?非常蹊跷,我相信书记长不会干这种事,那就只可能是时爽,但时爽的人品世所周知,也不可能干出这种事来,中央有坏人?真搞不懂。”
谢葆璋非常佩服方声洞政治上的嗅觉灵敏,这话也让他奇怪起来,林淮唐和林时爽都不是那种会制造流言的人,那么这些流言又是从哪里泄露出来的呢?太奇怪了,按理说像这样级别的消息,理应只有二林清楚,最多是书记局里的人能有所耳闻,现在却是各种小道消息,从北京传得各方面人都能听到一些声音。
方声洞最后说:“你们好好处理海军的工作就行,我这两天就回北京,有什么事都去亲自会一会。万勿担心,君汉是水里来火里去惯了的人,大风大浪都考验过咱们的书记长,只要他在,一切都不成问题。”
谢葆璋点头:“我对书记长,我对中央,都有万分信心,五大必定是一次胜利的大会。”
此时北京方面确实各种各样的消息不胫而走,有的真实有的虚假,让人摸不清头脑。这些消息都不是通过正规的报刊宣传出去的,而是各部委之间口口相传,因为涉及到很多部委干部的切身利益,因此传播速度极快,短短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在北京形成了一股“书记长要整北京干部”的紧张空气。
林淮唐对这股言之凿凿的谣言氛围并不放在心上,他知道政保局的能力,也很清楚这些空气究竟是从何处释放出来的,如果要说林淮唐内心深处到底揪心什么事的话,他只担心一点,那就是林时爽到底会不会走上错路乃至于邪路。
五大即将召开,来自全国各省的代表团,还有中国社会党邀请来的法兰西公社联邦代表团、日本国代表团、朝鲜公社共和国代表团、越南公社共和国代表团、老挝及柬埔寨联合代表团、远东苏维埃共和国代表团……也会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陆续抵达北京。
盛况可谓空前,各方面的庆祝仪式和安保措施也都准备了起来,北京街道上处处可见张灯结彩的宣传横幅与标语,经过一整个五年计划以后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也又仿佛挂上一层薄薄的红纱,一切都显得如此美好,以至于令人几乎遗忘了那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迫感。
只是这时候林淮唐和林时爽两人间人的一切关系问题,都还有很大回旋折中的余地和空间,越没到称得上“紧张”的地步。可之后发生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一件事情,又把紧张的态势向前推了一步。
中国目前的最高国务会议相当于是外国的部长会议,只是除了部长级干部可以参与以外,像政府的国务委员、参事也都可以参加,算是一个部长会议的扩大会议,因为参加的人比较多,其中就不免有相当多的党外人士,鉴于这一点,最高国务会议上从前是从来不讨论社会党党内问题的,通常是只研究具体的工业、经济、财政政策问题。
可在五大前最后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林时爽刚一步入会议厅内就感到了气氛不同以往。本来因为国务会议参与人数过多,一般都是务虚会,很少有所有人都到齐的时候,有些民主党派的国务参事
更是很少到场,然后像林淮唐因为工作特别繁忙,一般也较少参加国务会议,今天包括林淮唐在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