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作张国焘就完全暂停了下来,只等着时间来发酵所有问题。
而在最高国务会议的讲话被观察日报刊登发表以后,一股全新的政治浪潮果然迅速席卷各界,林淮唐所说的那番话:“……所谓团结全体人民,所谓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将消极力量转化为积极力量,无非就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
一时之间,很多人都把这情况视为各种问题都算是人民内部矛盾,揭开盖子以后,谁都敢冒出来说话了,从大学院校到中央部委机关单位,各种各样的意见、请愿、示威、罢工……种种群体性“表达意见”的事件泉涌出来,短短几天时间内光北京就发生了数十起请愿事件,每起人数有十多人至数十人,多者还有一二百人的,大、中学校学生也陆续发生反对学校不合理规章制度、老师体罚、教授学阀等情况的罢课风潮,北京周边农村地区则发生了闹社的风潮,部分合作社出现了殴打、哄闹,甚至聚众抢掠合作社仓库的事件……
这时候刘师复也已经回到北京,几天后莫纪彭就通过全国总工会的机关报发表了《谈谈近期罢工风潮》的文章,指出:“……罢工请愿的事件发生,大部分是由于企业行政上的官僚主义……另一部分罢工请愿是由于新工人不断增加,他们缺乏锻炼,思想不纯,工会组织对他们的政治教育做得不够……根据事件情况来看,基于反革命分子捣乱、破坏的是极少数,绝大部分还是因为工人的学习、工作、生活要求不能得到满足……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们在政治上或在经济上犯了错误,犯错误的原因无非是主观主义、官僚主义这些东西,不能讲说有人罢工请愿就是反革命……”
张国焘看到这篇文章后立刻如获至宝,马上又找到陈去病,向他暗示这是时爽书记的意思,要求观察日报立刻在头版全文转载总工会的这篇文章,并且要求把总工会的原文标题改成——
《闹事不是反革命,闹事是因为社会党犯了错》。
第一百四十五章 终极老一套
新闻一出,舆论界立刻发生一场空前的大地震,烈度简直不下于海原大地震和关东大地震的威力。
在过去社会党犯错并非不能提、不能谈、不能讨论的事情,可是这样由党的机关报,还是影响力、发行量和政治地位均占第一名,全国上下毋庸置疑的第一大报观察日报在头版上提出来,实属属于头一遭。
自然,这也切合了此前林淮唐在国务会议上的讲话,属于是“言者无罪”的范围,更何况观察日报的这篇文章只是转载了总工会机关报《工人日报》,如果真要追究政治责任,那也是首先要追究工人日报的问题,算不到观察日报更算不到张国焘的身上。
在观察日报转载这篇文章以前,整风运动还局限在比较小的范围内,主要就集中在北京,虽然有很多工厂、学校、单位都出现了闹事风潮,也出现了一些对于社会党过去执政中所犯错误的尖锐批评,可是总体而言批评的范围都比较小、力度也比较轻,而且这些批评并不是只针对于社会党,像国民党和进步党在中央政府中任职的党员,如果过去工作中有犯下错误,也一样会受到揭露和批评。
而且因为梁启超和廖仲恺都比较谨慎的缘故,属于属国民党和进步党的机关报刊也都没有怎么参与到批评政府错误的活动里去。社会上讨论政府问题的时候,很多普通老百姓也多少对直接批评执政党怀有一定疑虑,所以比较社会党和其他的民主党派,受批评的部委干部里属于社会党党员的约占三分之一左右,更多受批评的部委干部反而是属于民主党派的党籍。
当然这其实并不奇怪,也并不完全是因为新闻界、工会、院校或其他社会团体就害怕中国社会党,所以不敢批评。而是因为社会党的党员在这些年虽有急速扩张带来的素质、作风下滑问题,可毕竟社会党的主体,那些久经解放战争、两次对日战争、长期建设工作考验的老党员,在各方面工作的表现,肯定是整体优于严重缺乏行政工作经验的民主党派人士。
所以从前林淮唐接见一些英美留学归来的法学家啊、经济学家啊的时候,提及民主问题时,他就曾说过这点:
“搞民主,我完全赞成,问题是现在民主党派执政经验太少、工作能力也很差,真的搞大民主,允许群众上街闹事,允许群众完全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让社会党和其他民主党派之间按照英美国家那样搞你死我活、不择手段的选举竞赛,民主党派能不能扛得住?
如果搞大民主,民主党派就被消灭了,就不能长期共存了。
教授是不是喜欢大民主?也难说,我看他们有所警惕。真的放开手,搞这套费厄泼赖,公平竞争,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