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48章

山,但是总体而言,即便保皇派获得了奥匈帝国的一定援助,可由于人心所向,已经臭大街的保皇派并非共和派对手,战况一度发展到了对共和派极为有利的局面。

不过共和派内部本身就鱼龙混杂,左翼、右翼和中间派的联盟很快出现裂痕,左右两派在不久之后也大打出手,第二阶段内战因此爆发。

保皇派虽然在意大利的第一阶段内战中几乎被打垮,但是君主主义者们利用意大利共和派左翼和右翼势力之间的内讧,得以在南方的两西西里地区死灰复燃,北方的左右翼内战则比此前摧毁萨伏伊王朝的共和革命还要血腥百倍。

双方本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战线也是犬牙交错,法兰西公社在国内外局势都逐渐好转以后,也开始通过各种地下渠道援助意大利北方内战中的左翼政治派系,德国人对意大利内战不感兴趣,但奥匈帝国还是为了自身利益考虑,同时援助了意大利北方的共和派右翼和南方的保皇派势力,甚至希望牵线双方组成一个联合政府。

然而奥匈帝国的种种考虑,最终都由于帝国内部严重拖后腿的民族问题宣告失败。

没错,赢得了世界大战的奥匈帝国,日子过得一点都不好。

第一百七十二章 黑手党

奥匈帝国是欧战的始源地,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所受的那一声枪响,最后化成了淹没整个欧洲大陆的血与火,数以千万计的生灵与之一同送葬,足以称得上是人类历史的空前规模的大葬礼。

近六年的血战以后,奥匈帝国终于在德国的帮助下打赢了世界大战,意大利半岛和巴尔干地区再一次回到了它的影响之下,可是这一大帝国内部的民族问题依旧错综复杂。

在世界大战中,奥匈接受了一次大考,虽然在名义上,其掌握着一支强大的军队,但是他们在实际中表现得有些糟糕。不管是在伊松佐的河谷间,还是在加利西亚广袤的平原上,一场现代战争让这个古旧的大帝国显得有些疲于奔命。

1916年,俄国的布鲁西洛夫攻势差一点就要让奥匈崩溃了,还好德国慷慨地帮助这个可怜的穷亲戚守住了防线。在法国和意大利陆续退出战争后,遍体鳞伤的奥匈帝国发现自己幸存了下来。战争的胜利掩盖了许多问题,皇帝也得以推进曾经搁置的奥匈联邦化进程,如果一切顺利,这个古老的国家或许能够在20世纪复兴。

前提是如果一切顺利。

匈牙利的马扎尔人还是那样桀骜不驯,马扎尔贵族丝毫没有因为奥匈帝国在大战中取得的胜利而变得安分起来,正相反,匈牙利人普遍认为奥匈帝国能够打赢这场大战,正是因为匈牙利民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

匈牙利的议会把战争期间捷克、克罗地亚等地大肆流行的失败主义和泛斯拉夫民族主义情绪,视为了他们这些斯拉夫小民族对奥匈帝国共同事业的背叛,并且以此为借口,匈牙利人强烈要求扩大匈牙利在奥匈帝国内的地位,他们要求进一步扩大匈牙利人在克罗地亚和斯洛伐克的特权,甚至还要求拆解捷克的行政区,将其主要的工业区并入匈牙利。

但如果帝国政府真的遂了匈牙利人的心愿,那么奥匈帝国的二元体制就会彻底丧失平衡,走向崩溃。最终维也纳政府选择了将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王国和波斯尼亚帝国直辖省、黑塞哥维纳帝国直辖省,合并为一个平行于匈牙利王国的伊利里亚王国,以此在帝国内对匈牙利人形成制衡。

为了加强伊利里亚王国这个一级行政区的实力,维也纳政府还把黑山的海岸线也划入伊利里亚王国的行政范围内。

按照1867年奥地利和匈牙利为建立二元制君主国所缔结的奥匈妥匈协协定,帝国以莱塔河为界,分成内莱塔尼亚和外莱塔尼亚两部分,各有自己的议会和政府,成立共同的外交、军事和财政部,共同财政按七三分担,十年协商一次。

现在维也纳当局却在1927年的奥匈协商日期到来以前,就单方面把原本属于匈牙利议会管辖的克罗地亚,划入帝国新成立的一级行政区伊利里亚王国内,这就令匈牙利议会震怒不已,新的倒阁风潮接连不断。

从1921年柏林会议结束以后直到1924年,短短几年时间内,奥匈帝国已经更迭了十一个政府,其中寿命最短的一个内阁仅仅维持了十四天时间,就连这届内阁的首相都还没有正式发表就职演说,内阁便宣布倒台。

如此动荡的国内政治局势,才使得奥匈帝国才赢得世界大战的胜利以后,也没发对意大利的内

战采取直接的武装干涉,德国人既对意大利不感兴趣,又不愿意继续为奥匈帝国火中取粟,结果奥匈

不想错过《民国不求生》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