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71章

我们要把原定于1925年五一节前后召开的第五届东亚联盟峰会提前到年初,这样尽快统一联盟内的外交政策。如果英国殖民者即将在亚洲全线溃败,东共联应当做些什么呢?我们要承担国际道义,也不能错过这个历史机遇。中国红军有能力在亚洲和英国远征军一较高低,可是中国欠缺强大的海军和海运能力,这方面只有得到日本同志全心全意的帮助才能解决。”

第二百零五章 亚洲静坐战

除了通过国际志愿旅援助英国以外,林淮唐还更重视另一件事情,那就是援助北婆罗洲解放同盟的工作。

婆罗洲是南洋地区最大的一个独立岛屿,土地南北绵延遍布丛林,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特别丰富,特别是婆罗洲岛盛产的橡胶和原油都是中国比较缺少的重要资源。

英荷殖民势力在婆罗洲经略多年,势力根深蒂固,直到欧战以后才显露出疲态。如今英国国内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动荡,直接到了全面内战的地步,对北婆罗洲地区的控制力度肯定就会下降,荷兰人的实力则十分有限,如果英国垮台,荷兰人靠自己是保不住东印度群岛大片殖民地的。

林淮唐倾向于再朝北婆解放同盟派遣一些军事顾问,当然,英国远东舰队对婆罗洲岛的海上封锁十分严密,中国对北婆罗洲地区的援助,还是只能走秘密渠道,先运到荷兰,再由荷兰殖民地境内偷渡到北婆罗洲,这就决定了中国援助的人力和物资规模没办法很大。

陈嘉庚在政务院部长会议上,向林淮唐报告了一下北婆罗洲解放同盟的发展情况,他说:“北婆罗洲解放同盟的政治基础强大,军民士气高昂,但是缺乏稳固的后方,主要营地都是一些丛林里的游击队军营,而且缺乏正规军,缺乏攻坚和攻城的兵种和重型武器,缺乏快速通信手段,缺乏真正懂得韬略的指挥运动战的干部。”

陈嘉庚其实说的还比较乐观一些,对外情报处派过不少人到砂劳越搜集消息,冯白驹也给中革军委打过一份报告书,按照冯白驹所说的,解放同盟游击队的情况还要更差一些,部队普遍缺粮,油更谈不上,战士们体质虚弱;衣服多已破旧,大多数人打赤脚。武器装备更差,什么型号的枪都有,使弹药的补充很困难。特别是他们没有打过较大的战役,缺乏攻坚战的经验,纪律也很松弛。

蔡绮洪指出这点说:“要告诉冯白驹,劝说北婆罗洲罗解放同盟把军队捏起一个两个拳头的。他们目前的游击队都以营、团为单位独立活动,力量过于分散,解放同盟应该早下决心,组建起一个或两个正规的作战师。”

谢葆璋低下头,他拿手指在桌上敲了两下说:“如果我们要求解放同盟尽快整编出具有攻坚能力的主力军,那中国一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向同盟提供相应的武器弹药、医药和通信器材方面的全部装备,二要派遣更多师、团一级的军事指战员到婆罗洲担任战役顾问,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必须确保中国有能力牵制住印度、缅甸和新加坡的英国远征军大部队,不然几十万远征军上岛,游击队无论如何都抵挡不住。”

中国方面对印度自阿姆利则惨案以后,已经持续数年的大起义一直都有所留心,也设法通过各种渠道同国大党以及挂靠在国大党名义下活动的社会主义革命者们建立了一定联系。

只是由于中印边境的交通困难,而且缅甸、尼泊尔等地均为数以十万计的英国远征军严密封锁,所以中印之间还没有进行过深层次的交流。

自然,一定程度上这也是因为国大党本身对中国并不多么信任。

印度1922年爆发的赤色之夏中,印度本土的社会主义革命者们将特拉凡哥尔的摩诃罗阇和他大部分家人处决,引发了印度本土王公的极端恐慌,也造成了国大党内资产阶级革命者和社会主义革命者两派人的分裂。

赤色之夏还造成了一项十分严重的后果,那就是使得当时本已十分困难的英印殖民当局,重新获得了印度本土王公、资产阶级和柴明达尔地主阶层的大力支持,得以重新在印度站稳脚跟。

不然就算英印总督府手握几十万大军,可是面对三亿充满敌意的印度人民,英国殖民者在缺乏国内支援的情况下,肯定坚持不到今天。

1924年年末英国革命爆发时的英印总督府,其实和阿姆利则惨案时的英印殖民当局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与其说它是一个英国人的殖民统治机构,不如说英印总督府更接近于庚子国难以后的晚清中国,用很浓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色彩。

印度本土逃亡到英军控制区的王公贵族、资产家和柴明达尔地主,给英国人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也使得英印总督府不得不开放一定政治空

不想错过《民国不求生》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