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受到红军步兵火力压制。英国人呼唤炮火轰击婆罗洲红军的阵地。谁知一排英军炮弹从身后飞来的时候落到了自己的散兵线上,15名澳大利亚士兵当场阵亡,在这个山头的战斗中化为青烟,飘散得无影无踪。
英军的出击战发展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在轰炸机配合下,由参加过欧战的精锐部队打头阵,共三个营向东面的山地突击。这次英国人攻击得手,一口气连下四个高地,还用炸药和火焰喷射器将高地上的红军掩体全部破坏。
但冯白驹随即发动反击,第一师出动了一个团的部队反击,英军立足不稳,被从山上压了下来,第一师顺利夺回阵地。
向外围突击、试图摧毁红军火炮阵地的战斗使英国人付出了高昂代价。根据后来的战场统计,在文莱外围的攻防战中,英军共伤亡了32名军官、96名代理军官、1136名士兵,约占文莱英军总兵力的十分之一,即整整丢了两个营的士兵和军官。
衡量轻重,英国人只能将大规模清扫外围的战斗改为小规模的侦察性突击,但冯白驹已经利用这段宝贵时间稳固了包围圈。在前线步兵掩护下,红军工兵不仅修整了运送大炮的前进道路,还重新构筑了坚固而隐蔽的坑道式大炮掩体,或是将山顶开挖成“凹”字形,以绳网覆顶,放上草皮,再覆以绿叶茂盛的树枝,隐蔽藏身其下的大炮。这是热带环境对于炮兵作战的特殊垂青。虽在同一地域,英国人却无法因势利导,只得将火炮置于旷野,终于酿成悲剧。
各方面的作战条件都已经逐渐成熟,冯白驹已有完全信心和把握打赢文莱之战,他和北婆罗洲解放同盟的另外几名领导在文莱北面的沙巴召开了战前最后一场中委会议,决定集中婆罗洲红军绝大多数主力猛攻文莱,聚歼英军。
1925年月3月13日早晨,文莱是在一片白云笼罩中醒来的。
天亮前,文莱机场的英军空勤人员整整忙碌了一夜,修复跑道和辅助设施。这几天,他们都是在惊恐状态下度过的。3月11日清晨,一架因故障而在文莱机场停了一夜的轰炸机未及起飞就被红军的炮弹打中,燃烧起来,一直烧到晚上,像是一把横躺着的火炬。
上午,红军的零星炮击又开始了,一发炮弹不偏不斜落到了一架正待起飞的骆驼式战斗机上。飞机受了重伤,瘫痪后被推出跑道。
红军的大炮隐蔽得极好,英国人奈何不得,英军只好在机场周围不停地施放烟幕弹。红军的炮击却没有因为识别目标困难而停下来,不一会儿,两架be2轻型轰炸机又被被击毁。到11时,第三架飞机遭受重创,飞不起来了。
英军以一部分炮火还击,由于没有找准红军大炮之所在,收效微乎其微。
但对机场的炮击还不过是一道开胃菜,很快婆罗洲红军真正的炮击就开始了,所有大炮同时开火,也包括那门冯白驹千辛万苦从荷兰控制区运来的105毫米重榴弹炮。
地动山摇中,英军炮兵未能压制红军炮火,反被红军火力压制住了,这是南洋游击战争史上破天荒的一幕,也意味着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
第二百二十四章 山穷水尽
在文莱南方的群山中,除了婆罗洲红军第一师的五千名战士以外,还有三千多名游击队员和地下武工队人员也做好了战斗准备,政治工作人员在在战壕里一遍一遍地宣读冯白驹刚刚发布的进攻命令:
文莱战役就要开始了。
这是我军自创建以来进行的规模最大的战役。
自英国革命以来,五个多月过去了,我军已将敌人团团围困,并在全岛各个战场创造了大量歼敌的有利条件。
现在,沙巴已经解放,敌人的沿海防线已被粉碎,在整个砂劳越都将再看不到侵略者的影子。文莱已经被完全孤立。
今天,我军主力向文莱之敌发起总攻的时刻来到了。
……
如果夺取了文莱战役的胜利,就将在全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将是对世界和平运动和反殖民运动的有益贡献,将有助于结束战争,也将有利于推动世界革命的发展……
担任主攻的婆罗洲红军第一师第一团在炮火掩护下与敌人短兵相接,第三团辅攻,以久经战阵的第七步兵营打头阵。
天色就要黑下去,最后一个波次的英军飞机盘旋在文莱上空,寻找红军的大炮阵地。突然,在文莱东部山包上,红军的高射机枪开火了。一架正在向红军集结地域俯冲的飞机被击中,冒着烟飞走了。余下
的英军飞机吃了一惊,四散纷纷。
天黑前,英军无法再向文莱战场上空调集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