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的谕旨,也都一并交到了这位暹罗人民党总书记的手里。
接下来就是曼谷会议了,看一看六世王到底能不能活过这场关系东西方世界格局变化的国际会议。
陈家乐就像他秘密入宫那样,又悄然出宫,出宫以后他立即直奔暹罗人民党在曼谷的总部,并马上让自己的秘书给曼谷的华人会馆送去一份简略的报告——陈家乐知道曼谷华人会馆的重要文件最后一定会到达中国对外情报处的桌上。
第二百三十五章 曼谷会议
东西方两支庞大舰队驻扎在马来半岛的海岸两侧,并且还都有着继续增兵的趋势,这对暹罗这样一个托名独立的亚洲小国而言,带来的军事压力可想而知。
所以现在最急着召开曼谷会议解决问题的,也是暹罗政府。
随着会议日期的临近,中国代表团首先抵达曼谷,中国代表团荟萃了当时新中国外交界的精英人物,林时爽以政务院总理的身份担任团长,外交部长唐绍仪任副团长,正式代表也包括了政务院外办主任张申府、外交部副部长顾维钧、政务院秘书长王若飞等人,此外中国驻德、法、英、暹、荷五国大使也都会参加会议,代表团顾问则包括了观察日报主编赵世炎等人在内。
出席曼谷会议的中国代表团,是一个包括来自外交部、有关驻外使馆和国内有关部委的多达二三百人的大型代表团。
代表团秘书长由政务院外办主任张申府担任,新闻发言人是精通英法德三国语言的观察日报新任主编赵世炎,代表团内部还设立了秘书、政治、行政联络、新闻宣传、情报、警卫等组,中央甚至还调动了工人医院的好几位内科专家随团访问暹罗。
这种阵容,甚至比几年前中国参加柏林和会时的阵容更为庞大,足可以说明中国政府对曼谷会议的重视程度,林淮唐在天津送林时爽和唐绍仪上船时就说道:“中国要不惜一切力量促使曼谷胜利的实现。”
林淮唐为外交代表团定下的宗旨,就是争取和平,在保障南洋革命胜利果实的前提下争取和平,完整的婆罗洲共和国是中国绝不能退让的外交底线,新加坡的中立化、非武装化则是代表团要努力争取的最重要目标。
林淮唐还不急于在1925年就控制住新加坡,但为了保障中国与英、法两国之间的联系畅通,中国很有必要使新加坡成为一个中立化的自由港。
按照中国外交部门历年来的习惯,代表团从天津出发时就召开了一个记者接待会,抵达曼谷以后,马上又联合日本和越南两国代表团,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表声明,造成一种先声夺人的气魄。
西方国家中,除了德国和奥匈帝国两国派出了规模不小的外交代表团以外,荷兰的外交部长也亲自赶来曼谷参加会议,此外,法兰西公社虽然没有正式参加曼谷会议,但鉴于过去几十年间法国对暹罗各界的巨大影响力,公社政府也争取到了派观察员参与会议的机会。
刚刚成立不久的不列颠联盟政府,才刚刚解除了本土的封锁状态,这时候也通过法国派出了几名外交人员到曼谷活动,主要目的还是争取国际上更多国家对不列颠联盟政权的承认。
暹罗政府对会议非常重视,所以安保措施搞得也较为严密,但即便如此,曼谷会议从一开始还是事端不断。不列颠联盟派来曼谷的一名非正式代表,就在曼谷当地被一名英国籍侨民暗杀,后来经调查才知道凶手是一名殖民时期就在暹罗活动的英国矿业顾问,凶杀案出于激情作案,属于突发情况,可也让林时爽警惕起来。
中国代表团专门在湄南河附近租下一栋别墅,作为代表团的驻地。这里不仅是一个很大的独立庭院,而且既不在曼谷的闹市区又离市中心不远,很安静,因此被林时爽选为代表团的大本营,日本和越南的外交人员后来也由唐绍仪介绍,在这附近又租下若干房屋,作为活动中心。
德国代表团团长贝特曼是最后抵达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考虑到今天德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拉玛六世甚至还抱病到港口欢迎这位德国前宰相的到来。
一位荷兰记者在拉玛六世迎接贝特曼的欢迎仪式上,就和身边的同事说道:“德国、中国都得让步,而中国让步比较容易,因为中国即使让步也是胜利,而德国不让步也输了。”
还有一些外国记者联系与会各国代表团的情况,进行了一番综合评论,法国《世界报》一位著名记者就认为:“……这次会议主要看德国和中国,其他国家在一些问题上会妥协,但是德国可不容易做出让步,
而中国也很强硬,看来德、中是两个关键点,只有他们能起重要作用,德国目前的处境和心情是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