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舰队的高速战列舰编队,在印度洋海域无人可以匹敌,不会发生任何意外。”
帕彭听了雷德尔司令的这句保证以后,才勉强接受现状,他摘下眼镜缓了缓,勉为其难说:“我会找个机会向陛下报告此事,军队要把事情做得漂亮一点……我也知道你们的用意,中国人几次三番对印度输出革命,破坏了帝国接管南亚次大陆的计划,实在太过分了,中国人可以来,我们也可以来,既然要打,军队就放开手大打一场。”
陆军总司令奥古斯特 冯 马肯森说道:“除了两个团的海军陆战队登陆孟加拉三角洲以外,陆军也抽调了两个师增援锡兰岛和安达曼群岛,这个月就能抵达印度。”
“你们的计划最好顺利!”
帕彭宰相这样说,就算是表示接受了德军方面的自作主张和擅自行动。他也没有办法,德意志帝国“咆哮的二十年代”带来了充分的经济高速发展,也带来了德国中产积极的急速膨胀,却没有带来社会结构和政治组织上的相应变革,大部分政党依然只是少数政治强人的跟班,军队则是德意志帝国社会的压舱石。
在提尔皮茨去世以后,军队的这种特殊地位就更显得尤为突出。
帕彭宰相对军队的要求,只要不是那种特别过分以至于可能连累内阁立刻垮台的事情,他都会尽量予以满足,因为帕彭非常清楚,只有这样做才能使他不至于步布吕宁宰相倒台的后尘。
雷德尔再次向帕彭保证:“一个月内我们就会结束孟加拉湾的军事行动,世界将再次见证德国军队战无不胜的威力。”
由于德国在世界大战中的胜利,以及战后诸多国家受社会主义革命冲击而崩溃,持有德国政府公债事实上成了唯一公认可靠的资产保值手段。
全球投资者意识到传统的避险货币都不再可靠,就连英格兰银行的英镑都因英国革命成了高风险资产。在经济学家的“零风险”鼓吹下,20年代德国公债的价格持续飞涨,连带着德国遍布全球的投资与领地也都成为了全世界投资价值最高的资产,大量资金涌向中央非洲和白俄共和国,总的资金规模据说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亿马克以上。
只是到了三十年代初期,再继续依靠政府投资公共工程、扩大信贷和债务规模来维持经济增长,也正在显得越来越乏力。刚刚过去的1931年和1932年中,由于白俄共和国的数家大型企业爆出贪污造假案来,德国已经进行的投资似乎风险骤然增大,使得德国政府发行的公债回报率也开始受到质疑。
正在印度愈演愈烈的社会主义革命,也开始让投资者们怀疑,如果印度革命胜利,那这之后革命的余波会不会又波及到中央非洲呢?
考虑到这点,总参谋部希望尽快发动干预行动,击溃印度革命的萌芽种子,其实还算是在一定程度上顾全大局。
帕彭对此也很无奈:“莫斯科的军阀、政客、官僚……还有那个疯子,自比当代沙皇的总统萨文科夫,全都是一帮骗子、罪犯和贪赃枉法者。我们投资俄国那么多钱,在伏尔加河修的工厂和水电站,起码有一半钱被这群人贪污了。”
正如帕彭所说,今天的白俄共和国工业实力是要比苏俄强一些,可那不是由于近十年来白俄的经济发展更好,完全是由于双方原来基础条件的差异。
单论这十年来的经济发展,白俄的经济增速约比苏俄低三分之一左右。但这还只是表面数字,尚没有考虑到白俄共和国内极其猖獗和严重的腐败之风,也没有考虑到白俄的经济增长相当大程度是建立在德国投资之上,如果德国国内发生什么风吹草动导致德国撤资的话,白俄共和国经济繁荣的泡沫就可能一朝破灭。
雷德尔还是信心满满:“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就能收到胜利的好消息了。”
第四十二章 席卷印度洋
就在安达曼海空战结束的当天,由日本人民赤海军大佐平田一郎指挥的高速战列舰高雄号特遣舰队,就按时赶到了位于哥打巴哈鲁的锚地。
陈绍宽对这支生力军的及时赶到非常欣慰,毕竟安达曼海空战的过程和结果都已经证明了德军意图制造冲突的阴谋,小小的哥打巴哈鲁基地正在风雨飘摇之中,仅靠陈绍宽手头掌握的海陆空军兵力是不足以制止德国军队的。
哥打巴哈鲁的海滩上遍地都是棕榈树和椰子树,热带风光十分美丽,陈绍宽、江河海和平田一郎,三人都站在港口附近,望着锚地上那一排巨舰,为联盟海军的力量而感到敬畏。
“平田同志
,没想到你这么年轻就能担当特遣舰队司令的重任。”陈绍宽对平田一郎的军衔和年龄都有些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