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97章

境陷入无休止暴乱之日。

二十年代、三十年代移民到加州的亚裔移民,始终在西海岸的农业生产领域中具有特殊地位。西海岸的几十万东亚移民里面,约有一半左右的人口都投身农业生产领域,这个比例近几年来虽然有所下降,但还是占据相当惊人的一个比例。

最早期的时候,亚裔居民在加州的农业领域发展,主要是受到中国社会党的影响。当时还担任中国社会党北美党部书记的庄文统,为了解决北美华人的失业问题,曾经组织华裔捐款,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中央谷地一带租下了许多农场,总面积达到了一万多英亩,用于给华侨和华人移民耕种生活之需。

19世纪末和20世纪的头两个十年,正是美国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全面高涨时期,其特征为规模大、人数多、城市化迁移呈波浪式推进。美国农业人口迁移到城市以后,就在农村地区留下大片的空白地带,在加州这一情况尤为明显,东亚裔移民自然而然就开始填补上这个空白带。

本来,东亚裔移民就比美国本土居民更加吃苦耐劳,又比来自其他地区的外来移民拥有更为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很快便在加州的农业生产领域逐步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到20年代时,东亚裔移民在加州已经拥有了4万英亩农田,并且还租种了26万亩农田。

进入三十年代以后,接踵而至的风害、蝗灾和经济大危机,给加州的东亚裔农民和白人农民造成了一样沉重的打击,农场主们都要面临破产的威胁,普通农业生产工人更是必须忍饥挨饿。

在如此不利的情形下,白人农民开始纷纷退出加利福尼亚州的农业生产领域,然而东亚裔移民不仅没有退出,反而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加州农业领域的特殊地位,并造成了今天让奥尔森都感到十分棘手的情况。

在20年代初,为应付天灾人祸以及竞争的冲击,加州的东亚裔移民就在庄文统等中国社会党北美党部人员的努力下,开始效仿当时中国国内正在实行的超大规模农业改革,组织起自己的合作性组织。

在美国的政治环境下,这些合作性组织当然达不到合作社的高度,但他们的目的也并非盈利,而是致力于关注在美东亚裔农业劳动力的福利,维护其地位和权利。在统一管理下,这些合作性农场组织的成员实行集体食宿、拥有共同仓库,成员间也实施相互协作。

管理人员不仅要为组织内的成员寻找工作,也要处理与雇主的所有协议,统一收取工资以后再按照个人来发放。

对农民来说,合作性组织使他们可以团结起来和雇主商议工资,对同样是东亚裔出身的雇主来说,也不用再记录繁琐的薄记,只需按合同规定的工资总数发放工资给劳动代理就可以,同时此举又保障了农忙时节劳动力的充分供应,与其他族裔的闲散农业劳动力相比,就连加州的白人大农场主也更愿意雇佣来自东亚的农民。

当东亚裔移民大多有了自己的积蓄租种或直接购买土地以后,这些合作性组织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衡定有利于东亚裔移民的租金金额;帮助租户获取生产工具与材料,以及农作物的运输与市场贩卖;妥善解决土地主人同租户之间的矛盾;通过印制小册子传播有关加州地中海气候下农业与园艺相关的科学知识……

第一百三十八章 美国的东亚带

如此种种,不计其数,在加州的白人居民以及白人主导的州政府看来,与温顺的墨西哥、意大利移民相比,东亚裔移民的桀骜不驯显得是如此刺眼。

因此,哪怕东亚裔移民群体通过社会党的关系,获得了产联在政治上的强力支持,加州的州政府还是屡屡通过了许多项旨在限制东亚裔移民发展的歧视性法案。

但华人们对于所受的歧视并没有默默忍受,他们中的许多人本来就不是因为在老家没有立足之地才来美国,而是受组织上的说服工作才选择移民到美国生活。华人们一方面通过辛勤劳动证明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华人移民对于白人政府所加诸的法律歧视争取以合法的方式取得有利于自己的改变,如若短时间内很难取得重大改变,也要在美国法律框架内做某些变动以维持自己的生计与地位。

例如为了对抗1920年的《外侨土地法》修正案,北加州的华人就在中国社会党北美党部的帮助下,很快聚集起来,集资两万多美元成立了一个土地诉讼委员会,专门来打相关的官司。

后来为避开《外侨土地法》的限制,移民们又通过三种方式来取得土地的合法租赁与经营权:最

常用的一种是以自己未成年但已取得公民权的子女的名义购买或租赁土地,然后自己作为法律上的监

不想错过《民国不求生》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