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完全奉行社会主义的一个斗争组织,他们也因此一直和菲律宾儿女协会保持着密切但存在一段距离的合作关系。
过去,菲华劳联会在菲律宾还算一个半公开的组织,并没有遭到美军和殖民当局直接的残酷镇压,在许多公开场合,菲华劳联会也还可以组织宣传鼓动和罢工活动,不过到30年代以后,随着中美关系的急剧恶化,这种情况就逐渐不复存在,菲华劳联会的主要工作,也慢慢从宣传鼓动、教育培训为主,变成了发展反美的武装游击队为主。
叶飞大约也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回到了他在奎松省的老家,开始在南吕宋等地参与组织菲华劳联会旗下的武装团体“菲律宾华侨游击支队”。最初“华支”的武装人员十分有限,号称下辖六个大队,其实总兵力只有几百人而已,而且受限于华支的参与者几乎都是在菲华侨,和菲律宾本地群众关系一般,所以活动非常受限,早期只能策划一些袭击警察局的劫械行动。
情况要一直等到1933年叶飞升任菲华劳联会南吕宋特委书记以后,才有所改变。他第一个提出改变“华支”名称的主意,从此不再以华侨游击支队的名义在菲律宾各地转战活动,从“华支”转变为“菲支”。
1934年叶飞亲自指挥菲支游击队武装的南吕宋大队,配合菲律宾儿女协会领导的独立军进攻了内湖省的美军基地。当天的战斗中,叶飞亲赴火线指挥作战,激战中多处负伤未下火线,直到独立军和菲支游击队一起占领了美军的军械库,顺利劫走八百多支步枪和十万发子弹以后,叶飞才去接受手术。
这一战菲支游击队的行动令马里亚诺将军刮目相看,就连菲律宾儿女协会里许多排斥华人、反感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上层人物,也不得不承认菲支游击队是菲律宾所有反美武装中训练水平最高、组织程度最严密、士气最旺盛、战斗力也最强的一支部队。
从这以后,菲支游击队就开始经常性和菲律宾独立军联合作战,1935年叶飞又一次配合马里亚诺将军指挥的独立军武装短暂解放了仙沓古律示市,等到周边美军赶来围剿时,菲支游击队已经和独立军一起运走了大量的现金、武器、弹药、粮食和药品,大大鼓舞了全菲律宾群岛的反美斗争士气,也为吕宋岛各丛林里的游击队营地补充了大量的物资。
等到1937年中国红军发起解放菲律宾战役的前夕时,整个菲律宾群岛上,名义上服从菲律宾儿女协会的各路菲律宾独立军武装,已经发展到了总数五、六万人之多,而领导和组织上更为统一严密的菲支游击队,则发展为了北吕宋、南吕宋、棉兰老三个团总计六千余人的武装力量。
这时候的菲华劳联会也不再强调“华侨”特色,一般开始直接称之为菲律宾劳联会,叶飞则任菲劳联吕宋特委书记兼南吕宋独立团团长。
叶飞父亲的好友、菲律宾独立战争时另一位名气不比马里亚诺将军小的战争英雄刘亨赙则担任菲支游击队北吕宋独立团团长。
马里亚诺将军年岁已大,他和叶飞走在一起,思绪却飞得很远,在往昔的岁月里徘徊:“我很怀念中国,这不但是我祖先的故乡,也是菲律宾五分之一人的故乡,而且它还和菲律宾的革命成功密不可分。自从菲律宾独立战争失败以后,我们的所有活动就都受到美国致命当局的镇压,在最困难的时候,是林淮唐书记长展开怀抱接纳了我们,很多菲律宾独立活动的领导人都在二十年代进入中国以避其锋,在中国人民的帮助下积聚力量……”
他回忆着十几年前的往事,脸上又挂起微笑:“菲律宾很多独立战争时代的名人,也都是由我亲自陪同他们进入中国国境,中国伸开友好的双臂像迎接危难中走来的亲人似地舍生忘死接迎我们。前前后后光我亲自带去中国流亡避难的菲律宾领导人,就有二百多人啊!”
叶飞点着了一支香烟,猛吸几口,又挡住风,为老将军也点起一支来自中国的“苏烟”,老将军沉静了一下激动起来的情绪,苍白的脸上漾起了一种遗憾的表情:
“后来,菲律宾各地都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为了统战的需要,我们允许太多资产阶级的上层人物加入我们的队伍,他们对你们有很强的戒心,许多地方好事办成了坏事,引起了许多误解,菲劳联从马尼拉带来许多学生剧团要给独立军演出,他们也借口战事紧张不看,在中国和菲律宾共同的节日里,你们也曾邀请过独立
军的将帅们去赴宴,他们借口不去,甚至连菲支游击队送来的武器和弹药他们都不要,这些举动一定在使中国同志寒心之后又产生误解。”
菲律宾儿女协会是一个过于宽泛的组织,左翼、右翼,只要是反美的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