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如果不是岛内混乱到这个地步,红军空降兵想要得手的难度还是非常高的。所幸现在美国人早就乱成了一锅粥,此前涌入岛内的“难民潮”更加剧了美国人的困难,提前伞降下来的空降兵光靠轻武器和岛内游击队员、起义菲军官兵的帮助,就很快控制住了科雷希多岛的简易机场。
剩下的运四式运输机立刻开始着陆,由于空间有限,几架落下以后,机舱大门打开,黄公略带着空降兵们飞速冲了出来,接着运输机升空,其他运输机再着陆,周而复始,所有人都抓紧时间冲出机场,真正的战斗还在完成机降以后展开!
第一百七十一章 人民伞兵
滑翔机部队的目的则是要直接飞到美军头顶,夺取科雷希多岛上十分关键的马林塔隧道口要塞。最开始黄公略是打算让空降兵直接乘坐滑翔机飞向马林塔隧道方向,但实践中他马上就发现这样做航程过远、风险太大,所以又立即改变方案,决定让滑翔机先在科雷希多简易机场就位待命以后,再从这里起飞突袭马林塔隧道口要塞。
红军使用的滑翔机鼻子中央装有牵引索连接和释放装置,为了防止牵引绳在起飞过程中被拖拽损伤,黄公略还命令官兵们提前把铁丝绕在绳子上,保护牵引绳不受磨损。
由于绳子并没有保持恒定的张力,风和空气的扰动而不断地拉伸和放松,非常容易断绳,所以牵引机起飞时飞行员必须时刻注意航速,确保滑翔机在离地前达到规定的速度,确保牵引飞机不会飞得太快或太慢,滑翔机飞行员还必须密切关注牵引飞机垂直距离,飞得过高或过低都可能折断牵引绳或影响牵引飞机或滑翔机的飞行特性。
这当真是一项艺高人胆大的任务,饶是黄公略这样见识过许多大风大浪,就连1925年英国革命都参加过的老革命,心里也不禁为乘坐滑翔机的空降兵们捏把汗。
不过与伞兵相比,滑翔机部队的一个优势是滑翔机是成组的,而不是分散的,所以滑翔机可以比伞兵更快的形成更大的作战小组,只要度过最危险的滑翔阶段,着陆以后反而比普通的伞兵还要更安全一些。
由于滑翔机是无动力的飞行器,所以任何人都很难在夜间把滑翔机送到计划中需要的位置。现在太阳已经开始升起,马尼拉湾晨间的阳光透过一层薄薄的海雾,制造出视觉上十分漂亮的丁达尔效应,一道道细微的光柱好像在为红军官兵们指引出前出进的方向。
“飞吧!”
牵引机率先从科雷希多岛简易机场起飞,当牵引机抵达适当的航速和位置以后,就要利用牵引机上安装的特殊释放钩释放滑翔机,牵引绳松开以后,滑翔机的飞行员也要立即松开滑翔机那一端的绳子,否则牵引绳就可能会弹回滑翔机机体上,可能损坏机翼,或者缠绕住机翼,从而使副翼无法工作,总之都是非常危险的情况。
红军空降兵在过去的演习中,也很少尝试过这么大胆的滑翔机突击行动,更何况今天还是实战的环境,滑翔阶段中空降兵们随时可能遭到美军火力的攻击。甚至只需要一门高射炮,美国人就能对这些滑翔机造成巨大杀伤,那样黄公略不要说是成为开创人民伞兵历史的第一人,恐怕还会成为整个红军历史上都排得上号的罪人。
“人民伞兵,开始行动!”
黄公略紧皱着眉头,他挥了挥手枪开始命令其余已经完成机降的部队展开突击,伞兵的时间非常有限,现在只有冲上去战斗才能彻底打开局面。数十名空降兵跟随黄公略涌出机场,剩下的人也在菲支游击队队员们的引导下分路扑向岛内最关键的要点位置,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岛内起义者的帮助下夺取科雷希多岛的岸防炮台。
这样,红海军的菲律宾特遣舰队就可以保护运输船直接开入马尼拉湾,将大量地面部队从海路送上岛来。
战斗非常激烈,也非常混乱,菲支游击队队员、岛内起义的菲律宾人士兵、红军的空降部队、美军的驻防守军、本地居民、从马尼拉逃来的难民……全部搅成一团,再加上天空中越来越多的红空军战机,爆炸不断、火光频频,枪炮声也响遍了全岛,科雷希多小岛上的弹药库、油库也纷纷遭到轰炸,殉爆声中清晨时分已若正午,海雾和硝烟混合成一团,令人喘不过气来。
空降兵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装甲战斗车辆,红军没办法空投坦克和装甲车,可是美军在科雷希多岛上却有一个坦克连,虽说只是一些轻型坦克,可对缺乏重武器的红军空降兵、游击队以及菲律宾起义官兵而言,这几辆坦克东挡西杀,左冲右突,在战场上确
实令人感到棘手。
科雷希多岛守军装备的m2a1轻型坦克仅有1座配备1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