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23章

浪花曲和难波曲,类似凤阳花鼓,是一种说唱形式的艺术表演,通常还要用三味线伴奏……

……星组中也有中国女演员,姓唐,这也是宝冢歌剧团历史上第一位外籍艺术家,但我想随着东共联文艺界的集体活动越来越多,今后这种情况是会变得普遍起来吧!”

大家都知道蔡绮洪爱看话剧、爱看电影,尤其喜好音乐剧形式的新歌剧表演,在日本也就是人们常称之为新派剧表演的东西。这一领域中,日本确实发展的比中国早,1生们组成了文艺协会,上演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次年又在帝国剧场上演了易卜生的《玩偶之家》。

中国新剧的兴起和发展,则主要是和刘师复有关系。

这几年来因为刘师复领导的劳工党也参与过国民党对蔡绮洪的弹劾活动,所以蔡绮洪和刘师复的关系恶化不少,但两人在影视、音乐方面的爱好相近,一到节假日空闲时间,还是会经常结伴去看新戏,一起讨论有声电影技术的出现会对戏剧发展造成何等影响。

辛亥革命以前,刘师复就在广州、香港、澳门等地组织了醒天梦剧社,后来在辛亥革命和中国社会党崛起中起到很大作用的工人反对派和劳工党元老,几乎都是出身于醒天梦剧社,除了刘师复以外,像莫纪彭、郑彼岸、林警魂等等许多人,在清末时都投身醒天梦剧社,以改编历史剧的方式鼓动民众。

只不过醒天梦剧社表演的剧目,从内容到形式上还是比较老派,基本上没有太多超出粤剧红船戏的范畴,只是在题材上,刘师复亲自参与编写了诸如《张家玉会师》、《熊飞起义》、《铁血醒天梦》这类触动清廷禁忌,真实反映明清易代时清军屠杀劣迹的剧本,算是一个较大的突破。

直到醒天梦剧社的大多数成员参加林淮唐领导的中国社会党革命运动以后,他们才开始接受林淮唐提出的新文学、新艺术概念,刘师复开始和陈独秀、周树人等人合作,又以林淮唐的《南明史》为蓝本,创作出了以明末历史为皮、革命运动为骨的新派剧《大明劫》、《郑成功》、《李定国》、《鸳鸯刀》、《磷火常同日色鲜》、《茅麓山》等等作品。

这些在辛亥革命时造成很大轰动的新派历史剧,在近些年来也成为了东共联电影行业反复翻拍的经典剧本,光是一部《磷火常同日色鲜》,从1925拍出第一部无声默片电影开始,就又在1929年、1933年和1936年分别再翻拍出了三个版本的电影。

还有像《郑成功》和《毛文龙与袁崇焕》这种新派剧,因为情节上涉及到日本和朝鲜,所以不仅和日本、朝鲜分别合拍过电影,日本、朝鲜的电影工业从业者也都自己单独翻拍出来过一部。

中国的戏剧行业是东共联的后起之秀,日本的新派剧则不论革命前还是革命后,都相当出色。皇居革命以前,在先驱性的新剧运动的促进下,“白桦派”与“新思潮”的小说作家们,也开始创作戏剧作品。

这里面就包括了白桦派的武者小路实笃和新思潮派的山本有三、久米正雄,还有像普罗文学派的菊池宽,以及日本无产阶级演剧的元老中村吉藏、秋田雨雀,这些人都是在皇居革命以前就已经成为日本文坛的弄潮儿。

等到皇居革命以后,无产阶级演剧成为日本文艺界一定程度上的政治正确以后,由秋田雨雀主持的先驱座一些成员,与筑地小剧场中皇居革命就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成员小野宫吉、千田是也等人及心座剧团的中村山知义等人,共同组织了前卫座。

1929年,在武藤纯子的亲自关怀之下,由秋田雨雀组织的日本无产阶级剧场同盟正式成立,也就是现在日本人常说的“普罗特”剧场,这类票价非常低廉的平民剧场配合当时革命运动,向广大工农阶级及都市的劳动阶层进行革命的启蒙教化活动,很短时间内就组织了数百个戏剧研究社团或观众社团。

这时期日本最火的剧目,像村山知义的《暴力团记》、《志村夏江》,三好十郎的《满身伤痕的阿秋》、藤森成吉的《茂左卫门磔刑》等等名作,也都由第三国际教科文组织、国际工人剧场同盟和东共联文艺协会的推介,很快火遍亚洲,其中担纲主演的女演员山本安英和杉村春子也都成为中国观众十分熟悉的著名艺术家。

说来,山本安英前几年年和剧版《没有太阳的街》编剧藤田满雄结婚以前,也和蔡绮洪交往过一段时间,两人一度还传出结婚的打算,蔡绮洪甚至还因此和林淮唐谈过,如果他和山

本安英结婚的话,说不定今后就会移居到日本常住云云,只是到最后果然又不出林淮唐所料,没谈几个月时间这段关系就告吹了。

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想错过《民国不求生》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