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并没有真正和德国陆军大规模交手。
马尼拉的美军本身和欧洲陆军强国的陆军比起来,肯定都还差得远,可是只要一心想要坚守,居然也这么让人感到棘手,那么美国本土在内战以后大规模武装起来的那些军队,还有欧陆强国的陆军部队,又是一个水平?
中央不能太轻视了自己未来的敌人。
料敌过宽可能会造成资源上的浪费,但是料敌过轻,可是有可能会造成军事上的天大灾难,参谋们执行兵棋推演的最基本原则,就应该是尽量客观描述敌人的战力,不能凭借主观心理就断定敌人是少爷兵,士气低落便缺乏战斗力云云。
马尼拉战役对红军来说还是一块最好的试金石,现在红军起码掌握着吕宋岛全部的制海权、制空权,还凭借优秀的战役组织和策划,采取多点登陆、多面牵制的战术,把菲律宾美军切割得粉碎,也把敌人的士气打击到了一个最低点,这才让红军能有试错的余裕。
万一红军在没有制海权、制空权,兵力、火力也缺乏优势的情况下,就还是这样冒然和德军或是美国本土的大规模集团军进行决战,就真有输掉革命本钱的风险!
坦克队列继续向前展开,美军也有若干小股的步兵部队在密集的迫击炮弹爆炸声中开始了反击,这些在异国他乡作威作福的少爷兵,到了生死关头竟然还能爆发出相当的战斗勇气,确实不该让人小看啊。
在现代教育和大众传媒的塑造之下,就算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美军士兵们也都能保持着相当程度“自圆其说”的心理开导。而且由于军队合格的组织,即便士气真的降到很低水平,也断然不会轻易出现一击而溃的情况。
只是要跟拥有高昂士气的红军革命官兵比起来,始终是士气更高的一方会更具有优势。
刘承光在大楼上用手指仔细弹去窗户边上的石灰,随后就开始和同伴们朝着街巷上展开的美军步兵队列侧翼开火,一发子弹就是一个敌人,美军的反攻很快就宣告失败,同时“马尼拉战斗群”的另一支部队也已经切入圣托马斯大学的校区,迫使美军炮群不得不暂时停火转移。
最后的战斗肯定会爆发在马尼拉的旧城区,也就是菲律宾的前近代时期,西班牙殖民者建立起来的马尼拉王城地区。
数个世纪的石墙、地下引水道、圣卢西亚军营、圣地亚哥堡大门及山谷,都会给美军士兵提供很好的掩护。“马尼拉战斗群”要一点一点啃过去的话,还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付出多少伤亡,实际上以“马尼拉战斗群”所拥有的兵力、兵器数量来看,这根本就是一桩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蒋先云的着眼点还是“以打促降”,美军少爷兵的表现确实超乎大部分红军指战员的意料之外,可是也到此为止了,伴随着“军犬”三四式坦克向前快速推进,红军步兵们也能明显感到美军的抵抗力度并不是随着街区地形复杂度的上升而在提高,而是在逐步下降,越是接近老城区,越是接近市中心和王城地带,美军步兵的抵抗激烈程度就越是迅速下滑。
刘承光透过窗户居高临下望出去,已经能够发现不少美军士兵开始丢下手中的枪械武器朝后方逃走,更多的菲律宾士兵则是留在原地,也不进行抵抗,而是在红军步兵赶上来的时候选择直接向红军投降。
敌人正在崩溃!
马尼拉银行的金库内,阿尔蒙德也在一片仓皇之中,他身边的美军参谋官们正在忙于焚烧重要的机要文件,从这点来说,哪怕是末日将至,美军的军官还是表现出了非常合格的职业素养。
不过阿尔蒙德和远东航空队司令布里尔顿就很失措了,他们两人都是一副精神颓丧的样子,看来完全失去斗志。
阿尔蒙德甚至判断不清楚红军攻城兵力的规模,他只是茫然道:“中国人的总攻开始了!第一波进城的突击兵力至少有两个师,我们已经完蛋了……”
布里尔顿叹了一口气,劝说道:“我想现在没有别的办法,只有由你下令全部美军放下手中武器、停止抵抗了,不然也只是徒增伤亡,并且还可能导致中国人对我们的愤恨。”
在阿尔蒙德身前的桌子上,放着一副详尽标注了马尼拉旧城区各大人口聚集点的地图,看来事前他还真有裹挟马尼拉平民做人质,来谋求更好停战条件的想法。
但现在这已经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了,红军的休整、攻坚速度远超阿尔蒙德的预计,他只好把那张地图也丢到了参谋军官们点燃的篝火堆里。
伴随着一缕青烟升起,阿
尔蒙德不得不完全低头:“我宣布——驻菲律宾的美国陆军部队,现在就全部向中国红军投降,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