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里,驻菲美军司令爱德华 马洛里 阿尔蒙德、美军远东航空队司令刘易斯 海德 布里尔顿都穿戴整齐,没有携带武器,只在几名美军士兵的簇拥下走了出来。
阿尔蒙德精神消沉,一脸灰败,他太清楚自己的处境了,现在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向红军的统帅投降,代表着美军向红军投降——在美国军队的历史上,如此大规模的成建制投降,那同样也是历史上破天荒的第一遭。
不管今后的国内外局势再如何变化,阿尔蒙德都知道自己是逃不脱在美国陆军史上留下最丑恶、最可恨、也最可耻的一笔。
浓墨重彩的一笔投降。
日出时分,伴随着马尼拉全城美军抵抗的瓦解,更多红军部队也跟着“马尼拉战斗群”杀入城中。阿尔蒙德即便知道击溃他的只是一支师级部队,现在也再没有任何抵抗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有越来越多的红军部队进入马尼拉城中,时间也就是在今、明两天了。
由于受降仪式需要一名最好精通中文、英语、他加禄语的菲律宾翻译,所以刘承光又把他们的向导马科斯推荐给了蒋先云。
马科斯在这么多军政巨头面前,当然显得十分紧张,他站在蒋先云的身侧,注视着面前摘下军帽的美国将军阿尔蒙德步步向前,侧耳倾听,然而给蒋先云翻译说:“……政委同志,美国人说他是驻菲美国陆军司令阿尔蒙德,他将代表马尼拉的美国军队向您投降……”
第一百九十章 受降
蒋先云轻轻一笑,眉间舒展,然后向前走了一步道:“我代表红军南洋战区一兵团,接受菲律宾美军的投降,现在只要你们放下武器,就将获得红军的人道主义保护,我们将遵循日内瓦会议确立的交战守则,保证所有放下武器的军人以及俘虏的人身安全。”
马科斯向阿尔蒙德翻译完蒋先云的话以后,两位美国将军都在痛苦的挣扎中低下了头,自美利坚合众国独立以来,即便是在当初的世界霸主英国面前,以1812年战争的惨状,美国军队也从未在外敌面前如此屈辱低头,阿尔蒙德和布里尔顿开此先例,不管今后主政美国的将是哪一派政治势力,他们两人肯定都只会落得一个非常惨淡的身后名。
此前已经带领空降兵占领了科雷希多岛的黄公略,这时候也带着红军的部分空中突击部队返回马尼拉,他们在小岛上同样取得了辉煌的巨大胜利。
正是空降兵奇袭占领了科雷希多岛,这才使得了阿尔蒙德只得放弃了逃往巴丹半岛据守的打算,只能在马尼拉市区做最后的困兽之斗。
黄公略是搭乘飞机直接在马尼拉市区内的机场降落,这时候“马尼拉战斗群”的红军官兵们已经差不多控制住了旧王旧城区的局势,大部分美军士兵在阿尔蒙德下达停火命令以后,也不再抵抗,只有很少数的一百多人选择了抗命继续和红军作战,不过如此少的兵力,众寡悬殊之下,当然也是迅速就被红军官兵消灭。
黄公略在非常安全的情况下着落,他一下飞机就和蒋先云握手,并向他通报了红军在科雷希多岛上惊人的缴获:“……科雷希多岛上的坑道、炮台都非常多,美国人还在上面积蓄了大量物资,可惜在我们红军空降兵的英勇突击之下,这些东西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就让我们一并笑纳了!”
美军在1络,主坑道长282米,宽7.6米。
而且科雷希多小岛上的美军火力支柱是300mm以上口径超级大炮24门,包括305mm口径20门,356mm口径4门,其中356mm口径的炮塔三层地下化,主炮和副炮弹药库位于第二层和三层,被包裹在厚重的钢筋混凝土侧壁内。
仅要塞外壁的钢筋混凝土就厚达7.6~1米,4门356mm大炮以双联装全部安置在m1909炮塔中,它的防御力极强:正面装甲厚达18英寸,也就是460mm,侧面和后部装甲达14英寸也就是356mm,顶部也有4~6英寸的装甲防护。
只可惜,如此强大的炮台火力,按说都可以对海军舰队造成巨大的威胁,然而面对从天而降的空降兵奇袭时,这些炮台却毫无反抗之力,全部都一炮未发便被黄公略缴械。
某种程度上来说,美军在科雷希多小岛上的表现,简直比甲午战争时清军在旅顺口要塞的表现还要更为拙劣。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1937年之前,全世界还没有任何一支军
队拥有过对抗空降伞兵的经验,美国人会猝不及防也在意料之中。
黄公略的空降兵部队,还在科雷希多小岛上缴获了美军残余的8架飞机,83门中重炮,54门野山炮,30门高射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