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的陈本昌,已经和西雅图方面的司徒美堂再度取得了联系。
北方的战事进展要比陈本昌预计得更为顺利一点,西雅图民转工的动员效率之高令陈本昌为之叹服,俄勒冈州的战况根据司徒美堂发来的消息来看,西雅图红军也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很可能较短的一段时间内,西雅图方面就能够实现转守为攻的战略意图了。
加州土地委员会的另外几位重要委员,看到这些战报以后,显然也都变得有些意动,有人说道:“内战爆发之初,我们本来以为西雅图政权能够坚持生存超过巴黎公社的寿命,就非常伟大了。那时候还有人估计说伊丽莎白 弗林不懂军事,西北专署注定只能是昙花一现,可是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现在西雅图红军不仅没有落败,也不再继续为生存而战,反而已经反攻打进了奥尔森的地盘里面……形势越来越好啊!”
土地委员会办公室的桌子上,还摆放着众人的午餐,都是一些具有美国特色的中餐:李鸿章杂碎、鸡肉沙律、咕咾肉……等等。
委员们一边吃饭,一边激烈讨论道:“中央谷地是时候起义了!我们现在能凑出几万人枪,只要起义,因地制宜、先发制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啊,起义武装从中央谷地出发,立刻就能威胁到旧金山和萨克拉门托,而且我们还能迅速切断萨克拉门托和南加州洛杉矶等地的交通联系!”
这些委员们的意见都渐渐趋向大胆,但陈本昌反而比较保守一些,他还是认为:“西雅图大陆军是控制了西海岸波特兰,可是距离打穿俄勒冈州交通线都还差得远,没办法直接援助我们。农民们是有枪,枪数也确实不少,可那都是轻武器而已,我们严重缺乏重武器,在获得西雅图的重武器装备援助以前,我不赞成任何武装起义计划,我不能拿咱们几十万同胞的性命去赌萨克拉门托政府可能出现的崩溃。”
陈本昌说:“你们还是读林语录读的少啊!君汉先生讲过,任何起义计划不能寄希望于敌人的无能之上,最起码在计划阶段,我们要预想敌人的强大,要预想敌人不出纰漏的情况下会如何行动……假使发动起义时,敌人真的十分无能,那是意外之喜,假使发动起义时敌人并不崩溃,反而坚定作战,那么计划时若没有相应的预案,把行动表制订的太过乐观,这时候就会进退维谷。”
第三章 盖茨
从美国内战爆发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各州的大都会早期还能靠城市内部的积存食品解决口粮问题,但是随着内战时间的不断延长,在这种旷日持久的困境中,粮食危机正开始变得越来越严重。
在内战爆发以前,美国的男性壮年劳动力约有三千八百万人,其中大约有八百六十万人从业于农林渔牧的第一产业,耕作着占美国领土面积8.5的土地,总的主要农作物用地超过了八千万公顷,口粮粮食的产量自然也非常惊人,动辄就能超过一亿吨,扣除大豆、玉米以外,主要的麦类及大米收获量也都能达到四、五千万吨之多。
20世纪20年代以前,美国政府对农产品市场基本采取自由放任不干预的政策,但通过对经济基础的投资,促进农业的发展,联邦政府以及许多州政府对运河和铁路的大力投资,大大地降低了农产品的运输成本。
不过总体而言,尽管政府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南北战争之后的美国农业发展,一直是在起伏不定的状态中进行的,并没有形成一种可以抵御外来强大灾难冲击的自我维护能力。
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大萧条的影响下,美国农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大起大落局面,黑色星期一的致命打击再度把美国农业打入地狱深渊。
所以哪怕美国的自然地理条件特别优越,过去的去农业发展积累也很深厚,但由于近二十年来美国整体经济上的困难,所以大量粮食都出口海外,尤其是内战爆发前美国政府还接连四次和东共联签订了动辄以百万吨计数的巨额小麦贸易协议,现在美国各州的粮食储量情况都非常糟糕。
在这种局面下,华裔农民占有优势地位,又能在农业上自给自足的加州中央谷地“东亚带”,就更显得非常重要。
不管是对萨克拉门托的太平洋政府,还是对西雅图的西北专署而言,中央谷地这片“农场坞堡”背后代表的粮食潜力,都是非常诱人的。
陈本昌把筷子放到餐盘一边,拍着桌子说:“我们要为参加土地委员会的所有农户负责,现在我们严重缺乏重武器,真打起来不会是太平洋军队的对手。奥尔森觊觎中央谷地的
粮食,他是前怕狼、后怕虎,萨克拉门托方面是既想要控制中央谷地的产粮区,又担心分兵对付我们,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