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69章

叛军稍强一些,远远不如埃及,更别谈和土耳其正规军比较了。”

曹菊如苦笑:“埃及、阿拉伯、伊朗……可能还要加上土耳其本尊,这些国家国力本来就非常弱小了,何苦还要再如此争执,硬要打上一场沙漠里的中东战争!”

“说到底,我认为这都是德国世界政策酿就的恶果。”

马惇靖作为中国驻土大使,毫不吝啬于批判德国人的外交政策:

“德国的世界政策就是要竭尽一切机会,去继承和吞并英法殖民帝国留下的遗产,为此德国完全不顾自己的实力够不够,所以所到之处无不是满目狼藉。德国在继承英、法两个旧殖民帝国的势力范围以后,又缺乏足够的力量控制这些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生怕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土耳其从中谋利,因此又极力设法平衡和削弱自己的盟国,损人不利己,就是见不得别人好啊!这才弄得普天之下,除了我们中国周边一圈安静土外,偌大个寰球,竟然没有一寸和平的土地。”

第五十二章 开罗条约

上一场世界大战终结了英、法、俄三个协约国阵营旧帝国建立的殖民体系,海外殖民帝国崩溃的结果,并没有迎来全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浪潮,而是德国试图以一国之力直接继承英、法、俄三个同级别列强的殖民遗产。

从国力上来说,这本身就是无法做到之事。

德国的国力的确已经强于上次大战时代的英法俄,可是也并没有达到显著强出一个等级的层次。更要命的是,德国在“帝国主义”这堂课上还属于需要补课的差生和迟到者,德意志帝国分而治之的统治术远不及大英帝国高明。

所造成的结果,那便是德意志帝国世界政策推行之处,必然就造成危机四伏、火药遍地的局面。

而且愈是德国人所重视的战略要地,这种暗流涌动的形势就越明显——比如说中东地区、比如说巴尔干地区,事实上,若非东共联诸国在远东地区的牵制,俄罗斯也有可能以强烈的极端民族主义向德国寻求复仇,那么中央同盟设立在东欧地区的卫星国体系,同样将面临像中东地区和巴尔干地区那样全面崩溃、瓦解的重大危机。

曹菊如也想到了这一点,他和马惇靖一起回到中国设在开罗的代办处时,就不无感慨道:“从这方面来讲,如果说于经济角度而言,东欧卫星国对维持德国今天的经济运转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那么德国的经济在大危机以后还能维持下来,甚至最近摆出一副重整旗鼓的模样来,其实是要对亏中国的‘帮助’。”

马惇靖大笑:“淡初同志!你的你观点很符合书记长提出的辨证论啊!如果白俄没有被红军深深牵制在乌拉尔山麓,也许俄罗斯的复仇军队真的会像群狼般扑向东欧,夺回沙俄帝国在上次大战中丢失的大量领土,那时候德国又该如何自持呢?”

开罗的街市上,高层建筑物差不多还是只能看到英国殖民统治时期修筑的欧式风格建筑物,只有普通的平平房和较小的商铺,能够看出十分明显的中东特色来。

街头巷尾,不时有持枪的埃军士兵走过,也有些地方停靠着德国援助的轮式装甲车,但总体数量不多,也反映出埃军军队的现代化程度确实还远远落后于欧洲和东亚的水平。

就像这样的一支军队,如果也能对土耳其人造成重大威胁,那么就能看出德国的这一系列盟友究竟成色如何。

曹菊如到开罗代办处,除了石油问题以外,还有另外一项很想了解的经济数据:“埃及的棉花出口数据是怎么样的?”

在埃及著名的穆罕默德阿里帕夏改革时代,埃及政府为了满足军事改革的巨大支出,将海岛棉引入埃及作为经济作物,并将埃及的农业经济重点定为棉花种植。

从那时代开始,埃及长绒棉就开始在埃及的出口商品中占据最大份额,成为该国出口的拳头产品。

在上世纪美国爆发南北内战的争端时,南方开始限制棉花出口,这导致世界棉价陡增。1859年棉花价格为每堪塔尔12.25美元,1861年10月利物浦棉价接近1860年均价的2倍,1862年10月棉花价格又翻了一番,1863-1864年7月棉价相当于美国内战前棉价的4倍多。

结果英国的棉纺织工业受到重大打击,英国政府不得已只能开始寻求新的棉花产地,于是乎在这一逻辑的推动下,英国政府最终决定把埃及也纳入到帝国的殖民统治体系当中,埃及获得了来自英国的高单产良种和改良轧棉机,却又丧失了经济上的独立

性,就此沦为依靠棉花出口的单一作物经济国家,不久以后更彻底被英国兼并,沦为典型的半殖民地

不想错过《民国不求生》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