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88章

都想干脆说:“我们可以把普法战争剩余的武器都支援给西班牙。”

现在施莱歇莱尔不得不从帝国公约集团的角度思考战略问题,那他不能不顾忌到北欧:“陛下,挪威也是一个高度亲共的国家,我们同样有必要通过军事、经济援助手段把挪威拉到帝国公约这边来。如果不能直接控制挪威,或许帝国公约也必须保证芬兰、瑞典和丹麦站在我们这一边。”

当世界大战落下帷幕之时,不仅仅是欧陆大国,处于它们夹缝之间的小国也不幸地被战火所波及。上次大战时面对英法德俄这些巨无霸,人口、国土面积和工业实力全面落于下风的国家们面前只有两条路可以选:加入协约国亦或同盟国。虽然它们中许多国家希望选择第三条道路,但是显然大国集团会不惜一切代价确保那些位于重要战略位置的中立小国。

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国家能够在这乱世中独善其身。

在中立国当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荷兰王国、西班牙王国、丹麦王国、挪威王国和瑞典王国,五国均在大战当中选择置身事外。

西班牙和挪威现在都已经算是出局,在欧洲本土就只剩下荷兰、丹麦、瑞典三个关键的中立国家。

以荷兰为例,这个小国的中立地位可以说既源于由来已久的中立外交政策,也有些许运气成分。在开战前,德军的部署是严格地围绕施里芬计划展开的,其在阿尔萨斯洛林方向保持守势,而在比利时弗兰德斯方向实行重点突破战术,以期在法军完全动员之前控制法国北部,逼迫联军接受和谈条件。荷兰恰好避开了这条行军路线,而德军追求速胜的指导方针也导致其不愿分散力量进攻一个次要方向,因此荷兰的中立地位得以持续。

相比荷兰,丹麦为了中立则出卖了部分主权。由于其扼守着波罗的海的门户,地理位置险要,德国若是不想让英国舰队从丹麦的水道长驱直入,那么夺取丹麦势在必行。丹麦的实力很弱小,又与德国在陆地上接壤,完全无法抵御德军的进攻,最后丹麦政府只得以同意德国在斯卡格拉克海峡部署水雷为代价,换取了宝贵的中立。

大战结束以后,德国又进一步从丹麦获取了海峡通行的种种特权,使斯卡格拉克海峡和厄勒海峡都处在德国海军的实际管控之下。

最后就只剩下一个瑞典了。

瑞典处在亲德的芬兰和亲英的挪威之间,又拥有十分发达的工业基础,瑞典皇家海军并未发展大型舰艇,但却拥有一支很强的浅水海防舰队。陆军方面,瑞典的博福斯火炮也非常著名,就连中国红军都曾从瑞典引进过的博福斯的40毫米高射炮,这支军队的战斗力相当可观,所以瑞典的中立更多就是依靠它易守难攻的地形和军队可靠的战斗力,再加上瑞典的铁矿砂资源对德国来说至关重要,所以德国也不想让战火破坏掉瑞典的基础设施。

可是假如挪威和不列颠联盟共和国结盟,那德国要么冒巨大风险直接派远征军登陆挪威,要么最佳的办法就是通过瑞典进攻挪威。

但这又涉及到德国的军政矛盾和海陆军矛盾了。

在德国的政治体制下,军队与政府是完全分开的,军队内部陆海军之间也是各自为政。因此,作为政府首脑的宰相和其他文官无权干预陆军和海军事务,陆军也不可能对海军建设施加任何直接的影响,海军同样无法直接影响到陆军的政策。

唯有处于最高权力的皇帝威廉二世,能够起到协调海、陆、政三方的的作用。

代表海军的施佩伯爵就更希望德军可以直接从丹麦出发登陆挪威,或是利用水雷封锁挪威的海岸线,破袭挪威和英国之间的海上交通线。

代表陆军利益的勃洛姆堡元帅,自然还是主张德军争取到瑞典境内的军事通行权,然后联合芬兰一起直接从陆地上进攻挪威,颠覆挪威的亲共政府。

施佩伯爵说道:“德国海军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舰船种类最齐全、战斗力最强且最富有经验的海军力量,帝国的军舰在全球的每一寸水域都有不言而喻的优势,德国海军的强大不光光来自于其舰艇数量和质量的优势,还因为我们拥有一支高度职业化且经验丰富的海军人才队伍,以及最为重要的,遍布世界各地的海军基地,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能够战胜今天的公海舰队。”

德国拥有庞大的超无畏舰、无畏舰、高速战列舰舰队,除了航母比较少仅有四艘以外,德国海军在其他主力舰方面对比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都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公海舰队在开战前毋庸置疑就是全世界公认的

第一海军,而且还把第二海军遥遥甩在身后。

“如果挪威反对我们,公海舰队就能

不想错过《民国不求生》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