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03章

围还一度扩张到国外,不仅垄断了中国的所有情报侦察工作,而且还大量挤占了公安部的职能权力,以至于就连林淮唐都感叹过:“就连一办里都有政保局的耳目,我不仔细调政保局的档案来看,都不知道你们把我的日常生活盯得这么紧。”

进入二十年代以后,在中央各部委职能部门以及红军方面对政保局的改革呼吁声中,林淮唐首先将政保局的海外情报侦察职能剥离了出来,将原属于政保局下设部门的第二处、第五处、第七处重新整合为了另一个挂靠红军系统下的对外情报处。

同时,五大以后,随着中央政治体制开始展开大规模改革,原属于政保局第八处的部分职能也转移到了监察委的手上。

东共联国家情报委员会的成立,则又给了政保局一次重大打击。因为国情委的职能范围与政保局高度重叠,本身的行政级别和行动范围又都比政保局更大,在林淮唐的推动下,东共联国情委也一再吸收政保局的职能和培养多年的人员梯队。

第一百章 最高情报会议

一部分有心人甚至猜测,未来某一天国情委很可能将成为统一管理东共联所有成员国国家情报侦察、国家安全和政治保卫力量的最高机构。

那国情委的权力之大,可想而知。

国情委的副主任崔昌益年纪很轻,他是咸镜北道钟城郡人,东共联成立以后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都读过书,属于二十年代以后成长起来的所谓“社会主义新人”一代。

林淮唐力推崔昌益做国情委的副主任,一方面是这个年轻人确实有较强的情报搜集和信息整合能力,另一方面当然也是因为国情委这个机构涉及到跨国工作,所以很有必要安排一个东共联其他成员国的公民来担任要职。

算是取信于人吧。

“书记长阁下,通过我们在塞尔维亚、罗马尼亚等国安排的商务代表调查,近六个月时间以来,贝尔格莱德条约三国的武器和弹药进口量都增加五倍以上。尤其是罗马尼亚,还将欧洲最大的油田之一普洛耶什蒂油田的对外进口全部暂停。”

崔昌益继续说道:“罗马尼亚的石油工业非常强大,是欧洲第二大的产油国,如果罗马尼亚完全停止普洛耶什蒂油田的对外出口,也会极大影响到德国和法国的经济状况。”

对外情报处处长淳和补充说:“法国目前还有17的石油是从罗马尼亚进口。”

“英国的情况怎么样呢?”林淮唐问道。

不列颠联盟共和国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煤炭液化技术,通过煤转油,英国已经解决了空军四分之三和陆军三分之二的燃料供应问题,剩下的缺口部分,英国大多是通过由南美洲进口石油来解决的。”

煤炭液化是一种历史相当悠久的技术,通过化学加工可以使固体煤炭转化成液体燃料、化工原料和产品。煤转油的技术分成两个大类,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直接液化早在186o+氢反应得到液体燃料。

但那时候由于德国已经成功控制了巴库油田这一西方最大油田,所以不再重视煤转油技术的发展,反而是英国在1925年革命以后,或被迫或主动放弃了全部的海外殖民地以后,出现了严重的石油短缺问题,所以迅速走上了举全国之力研究煤转油技术的道路。

英国和德国的自然资源条件有些类似,都是煤炭储量极为丰富,但国内的石油资源非常稀缺。林淮唐当然知道英国边上的北海油田里拥有惊人的石油储量,不过以目前这个时代的技术条件,也还没办法开发北海油田,倒是在煤炭液化技术方面,英国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国,在煤炭工业方面的技术储备极为深厚,拥有很好推进和开发煤炭液化技术的条件。

不列颠革命仅仅两年以后,英国人就在曼彻斯特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年产十万吨燃料的液化厂,此后十年时间内,英国又陆续在国内建成了十几套直接液化设备,煤炭液化产能很快就突破了三百五十万吨之多,每日可以转化出超过七万桶的燃油。

就连中国,都曾在英国同志的援建帮助下,在山西建成了一座年产能四十万吨燃油的直接液化厂。

只是海军舰艇使用的都是重油或柴油,无法使用煤炭液化以后的燃油,所以英国还是需要从南美洲大量进口石油来维持海军的运作。

同时,相比直接开采石油,煤转油技术无疑成本要高的多,比如一个年产100万吨的转化厂,

就需要投资超过10亿美元,消耗500万吨煤以及1000万吨水,转化比大概是五比一。

不过总体而言,英国对海外石油的依

不想错过《民国不求生》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