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防军哨所里,排长看着手表上的时针已经走过凌晨三点的位置以后,都已经开始准备安排换岗睡觉的时候,许多守卫远东苏维埃共和国东部国境线的边防军夜间执勤组和侦察兵群突然发现,天空出现了异常的现象。
前面,在国境线以远的地方,在萨文科夫匪帮占领的乌拉尔大地上空,黎明前的天幕刚刚泛出衰微的曙光。突然,在遥远的西部天际,在经过了短暂的夏夜而逐渐变得暗淡无光的群星中,闪现出一些从未见过的新星。这是一些亮得非同寻常的星星,它们色彩纷呈,如同焰火在喷射着忽而红、忽而绿的火花,而且不是悬在那里不动,而是穿过夏夜迷蒙的群星,不停地向东边缓缓飘来,最后遮住了人们的整个视野。
与此同时,西边传来了大批发动机的阵阵轰鸣。
发动机的噪音骤然加大,充斥四野。
最后,五颜六色的星光越过无形的空中国境线,出现在侦察兵群的上空。
上百架亮着翼灯的白军飞机闪电般闯入了苏俄的领空,边防军人被这突如其来的不祥事件弄得惶然不安,那位排长同志们来不及弄清这种毫无顾忌的入侵究竞意味着什么,刹那间,只见一片突然出现的闪光把西方黎明前朦胧的夜空照得通亮炸弹掀起的一股股黑色尘柱拔地而起,苏维埃国土边境前沿地带顿时火光冲天,接着四周响起了一片震耳欲聋的可怕爆炸声,远方大地也颤抖起来。
连日来隐蔽集结在停火线附近的大量火炮、迫击炮,开始朝着苏俄一边的领土倾斜炮火,顷刻之间,保持着沉默和警觉的国境地带变成了轰鸣、火焰纷飞的战线。
“全体注意,准备战斗!”排长急忙大声喊了起来,随即像弹簧一样飞了起来。
战士们各自抄起了自己的步枪,来到了中心堡垒之外,有人抬起头来,就看到大片敌机像阴云一样俯冲而过,白军的轰炸机咆哮着投下炸弹,大炮一阵阵地喘气开火,爆炸掀起的烟尘,彻底的惊醒了苏军的战士们,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了战斗位置。
多亏了那些永备工事的坚实墙壁,白军的炮击和轰炸都没有对红军造成什么伤亡,边防军官兵们多多少少都对白俄军队可能发起的突然袭击有一点心理准备,人们也没有陷入到真正意义上的那种惊慌失措的状态里面,反而是迅速组织起了有效且顽强的反击。
当两辆德国援助给白俄军的二号坦克出现在了伊万诺夫的排长面前时,这位冷静的准尉便向他的袍泽们挥了挥手:“为了祖国,冲啊!”
第一百一十二章 要塞战
那钢铁做成的怪物,喀啦咯啦地碾了过来,妄图在苏维埃的土地上耀武扬威。但停火线东侧苏军有意识保留下来的原始森林,大大影响了白军坦克车履带前行的速度,为了给操纵反坦克炮的同志争取时间,伊万诺夫手持冲锋枪,跟随他的排长不顾一切地向敌人的步兵队伍冲了过去。
嗖的一声,一颗子弹飞来,击伤了伊万诺夫的左臂。可是对敌人的愤怒已然填满了他的胸膛:他已经忘记了疼痛。
人类意志的力量是无限的,特别是在与保卫祖国的信念结合之后。伊万诺夫与战友们倾泻着携带他们满腔愤怒的子弹。这些子弹无一例外地打在了侵略者的身上,实打实地开辟了一段无人敢近的真空地带。终于,反坦克炮一声轰鸣,将敌人的第一辆坦克轰成了碎片。
夜幕里,炮弹爆炸产生的橘红色火光连成了闪亮的一大片,许多在乌拉尔山脉东麓生长了几十年、上百年的古老树木也在炮火中被焚烧成了冒着浓浓黑烟的焦炭,机关枪射击时跳动的火光和曳光弹划出长长的弹道,绿色和红色的闪光弹在空中勾勒出犹如油画般绚丽又残酷的景象,接着又是一片连绵的炮弹如火雨般落下。
在黑在暗的掩护下,秋明的市区和要塞里都出现了一些白军的破坏分子,他们换上了苏军指战员的服装,讲一口同样地道的俄语,到处切断照明用电的线路,隔断电话、电报线,试图在后方进行各种阴谋活动,不过洛达师长很快就想出了应对的对策,红军开始使用林淮唐文集里的名句作为新的口令,这样一下子就抓住好几十名措手不及的白军破坏分子。
又是轰隆一片声响,秋明要塞最外围的筑垒地域在战争爆发之初,就被白俄军队早有预谋的炮火准备几乎炸成了一片废墟,然后好几个师的白军步兵就开始以相对密集的散兵线蜂拥冲过了国境,仅从那些满目疮康的断垣残壁的形状,就足以判断这里发生的战斗是多么激烈。
一堆堆
筑垒的废墟是那样肃穆威严,乱石丛中好像有无声的抵抗,阴沉沉的石壁上弹痕累累,坑洼密布,突